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76篇 |
免费 | 445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141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332篇 |
内科学 | 1840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2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29篇 |
综合类 | 2457篇 |
预防医学 | 496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033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618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68篇 |
2021年 | 281篇 |
2020年 | 166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225篇 |
2014年 | 318篇 |
2013年 | 341篇 |
2012年 | 480篇 |
2011年 | 576篇 |
2010年 | 538篇 |
2009年 | 523篇 |
2008年 | 649篇 |
2007年 | 426篇 |
2006年 | 381篇 |
2005年 | 445篇 |
2004年 | 306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75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242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40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3.
目的:探讨症状限制的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在定量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心肺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PET对12例正常人及12例冠脉造影术确诊冠心病拟行PCI的患者手术前后心肺功能分别定量评估,利用标准化分析对CPET指标进行解读;并在同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手术前后CPET指标的变化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LVEF术前[(42.83±5.92)%]与术后[(45.08±4.7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PET核心指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摄氧效率平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峰值负荷功率、递增功率运动时间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9±0.19) L/min、(1.22±0.19) L/min、(14.18±2.59) mL/次、(47.10±4.44)、(23.01±2.63)、(25.06±2.43)、(162±17.6) W、(6.47±0.80) min,术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41±0.46) L/min、(0.87±0.23) L/min、(11.43±3.29) mL/次、(40.13±5.18)、(27.85±4.81)、(29.55±3.90)、(112.00±51.10) W、(5.28±1.81) min,术前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组各指标分别为(1.59±0.33) L/min、(1.02±0.20) L/min、(12.37±2.72) mL/次、(39.20±5.60)、(26.93±2.88)、(29.30±2.82)、(132.00±31.70) W、(6.21±1.05) min,与术前比较,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峰值负荷功率、递增功率运动时间均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摄氧效率平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PET核心指标与LVEF呈高度相关(r值绝对值为0.579~0.908,均P<0.05)。结论:CPET的核心指标可用于无创定量监测PCI术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与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测定患者入院即刻(T0)、入院次日(T1)、入院第3天(T2)和入院第7天(T3)血浆Lp?PLA2及心梗后1个月(T4)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采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T1和T4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Pearson相关分析Lp?PLA2与LVEF及NT?proBNP的相关性。以43例同期入院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呈动态改变,心梗发作时显著增高,而入院第7天后基本降至对照组水平[(61.42±36.99)mg/L vs.(49.83±27.17)mg/L,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即刻(T0)血浆Lp?PLA2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r=0.06,P > 0.05)及血浆肌钙蛋白T水平(r=-0.07,P > 0.05)均无显著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入院时(T0)血浆Lp?PLA2水平与T4血浆NT?proBNP水平(P=0.16,P >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r=-0.09,P > 0.05)及T4与T1 LVEF差值(ΔLVEF)(r=0.04,P > 0.05)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反映了急性心肌梗死动脉斑块不稳定状态,但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无关。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2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肥厚情况分为肥厚组(n=52例)和非肥厚组(n=74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指标及血压变异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结果 高血压肥厚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非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 SBP 与dSSD、nSSD为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 SBP 与dSSD、nSSD是影响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平稳控制血压对防止左室肥厚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6.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分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HNCM),临床以气短、胸痛、心悸和晕厥等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室间隔介入治疗、室间隔切除术。室间隔介入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目前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综合分析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
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 及Pubmed 等数据
库,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取急诊组与择期
组研究例数,以及与研究指标相关的均数及标准差等基本信息,运用Stata 12.0 软件合并分析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627(95%CI:-0.767,-0.487)(P <0.05)。不同处置方式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
的合并SMD 为0.570(95%CI :0.414,0.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诊较择期PCI 对AMI 患
者LVEDD、LVEF 有改善,可抑制左心室进一步扩大,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8.
《中国民康医学》2019,(21)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MVR)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VR术中是否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合并手术类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T-proBN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LEDV、LESV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7 d,观察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R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室功能和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79.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各项指标、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治疗前比明显较低,LVEF、SV、CO、FS和治疗前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不良症状,临床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9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地高辛治疗,予以观察组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及静息心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可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心室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