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9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106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倦怠程度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ICU护士工作倦怠干预和选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12家医院的291名ICU护士,运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进行测试。结果ICU护士工作倦怠呈现高水平,人格特征是其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ICU护士应注重培养外向的人格特征,提高情绪的稳定性,避免倔强的个性。应将人格特征纳入ICU护士的选拔条件。  相似文献   
172.
工作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出现的一种综合征.MASLACH等提出工作倦怠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成就感降低[1].  相似文献   
173.
护士角色冲突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角色内涵的延伸,赋予护士新角色内容的同时,也加剧了多重护士角色间的角色冲突。研究表明,角色冲突是护士产生工作倦怠、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及护理质量。因此,深入研究护士角色冲突,探寻缓解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对改善护士职业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角色冲突的概念及护士角色冲突研究概况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是由美国人类学家R.  相似文献   
174.
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身兼临床及教学双职,其工作倦怠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探讨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下一步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进行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5.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作倦怠近30年已形成一独立的研究领域,从1990年在波兰举行的第一届欧洲工作倦怠会议至今,在理论、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对国外近10年来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测量、影响因素、干预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6.
倦怠也伤人     
《健康文摘》2006,(11):1-1
倦怠正在像水一样,悄悄地,悄悄地在人们中间蔓延。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有70%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有39.22%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77.
陈蓉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17-118
工作倦怠也称职业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极度疲劳状态[1]。研究表明,护理工作者是工作倦怠的易感群体。实习护生是医院中的特殊群体,经历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实习倦怠对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实习质量和实习任务的完成均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分析护生临床实习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8.
鲁素琴 《河北医学》2013,(12):1915-1917
目的:了解二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息问卷对县城两所二甲医院22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两所医院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②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年龄越大,职业倦怠程度越高;手术科室职业倦怠,高于其它科室。结论:二甲医院护士群体存在中等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9.
目的了解综合性三级医院男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取样法,应用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CMBI)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湖北省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90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90名男护士的倦怠检出率为50.5%(96人),其中轻度倦怠占36.8%(70人)、中度倦怠占12.6%(24人)、高度倦怠占1.1%(2人);倦怠单因素检出率中,人格解体占27.4%(52人),耗竭占25.3%(48人),成就感降低占12.6%(24人);除不同编制的男护士之间耗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37,P〈0.05)外,其他不同人口学特征男护士之间的各倦怠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三级医院一半以上男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人格解体及耗竭;不同编制对男护士耗竭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0.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现状,为预防和降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对218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 42.1%的被试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减现象;有21.7%的被试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现象;48.6%的被试没有个人成就感;女性护理人员在情绪衰竭方面要显著高于男性护理人员;高中学历被试的情绪衰竭要显著高于本科和本科以上;高中学历被试的个人成就感要低于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的。结论部分精神科护理人员有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在预防和矫治工作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女性和低学历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