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3篇
  免费   1109篇
  国内免费   699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538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2368篇
内科学   1718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84篇
特种医学   12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56篇
综合类   4754篇
预防医学   2189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4273篇
  24篇
中国医学   1589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861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212篇
  2010年   1088篇
  2009年   1126篇
  2008年   1336篇
  2007年   1140篇
  2006年   1163篇
  2005年   1312篇
  2004年   912篇
  2003年   742篇
  2002年   619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实验针对2型糖尿病(T2DM)21个家系非糖尿病成员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索T2DM家系非糖尿病成员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及其特点,以便进一步探索T2DM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rdrogenase,G6PD)缺陷症在我国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各省(自治区)较为少见。G6PD的缺乏可以导致急性溶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本病易发于幼儿及儿童。新生儿的G6PD缺乏率为3.0%-  相似文献   
73.
葡萄糖脱氢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葡萄糖脱氢酶(glueose dehydrogenase,GDH,EC1.1.1.47)是可从多种微生物和组织中获得的一种氧化还原酶,催化下列反应: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中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48例,术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PET/CT诊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因素。结果48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313枚,转移淋巴结51枚,PET/CT结果7枚假阴性。8枚假阳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7%,高于CT(57%,94%;P=0.002,0.045)。3枚假阴性淋巴结内的癌灶较小;2枚淋巴结短径约为0.4mm,小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2枚紧邻原发灶的淋巴结,图像无法区分而视为原发灶。8枚假阳性淋巴结为患者在原发病灶基础上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疾病和淋巴结炎症,使其糖代谢率增高。结论假阳性出于(1)淋巴结的短径小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2)淋巴结内的小癌灶糖代谢率较低;(3)紧邻原发灶的淋巴结与原发灶无法区分。原发肿瘤合并肺部疾病是导致PET/CT出现假阳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18F-FDG PET显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中有 8例PET显像示恶性淋巴瘤可能 ,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其中 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 ,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PET显像示长期发热的淋巴瘤患者其病变淋巴结可在正常范围内 (<1 0cm或在体内较深部位 )。对长期发热患者 ,18F FDGPET显像可初步筛查淋巴瘤及排除其他肿瘤 ,可为穿刺活组织检查提供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77.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6h”于2005年6月10日来诊。患者就诊前8h因牙痛在当地卫生院应用青霉素钠640万u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2h后患者出现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起病后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否认有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等病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近3年有类似发作史多次,发作前均有应用青霉素钠治疗史。  相似文献   
78.
新生儿CH及PKU和G-6-PD缺乏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珠海市新生儿CH、PKU、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方法:本院出生的10303例新生儿分别在出生时采脐血肝素抗凝和出生后72h采足跟血制成血斑。CH筛查采用DELFIA法检测血斑中TSH含量;PKU筛查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斑中Phe含量;G-6-PD缺乏筛查采用荧光斑点定性试验测定脐血中G-6-PD的活性。结果:10303例标本初筛查出CH6例,确诊4例,CH发病率为1/2576,暂时性高TSH血症2例;G-6-PD缺乏检出351例,检出率3·4%;PKU未检出。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使CH、PKU、G-6-PD缺乏症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避免发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是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9.
To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etween obese individuals and normal control, we have undertaken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Omental adipose tissues were obtained via abdominal surgery for appendicitis in both 13 obese subjects[BMI (body mass index) 〉 30 kg/m(2)] and 13 normal subjects (BMI 〉 18 and 〈 25 kg/m(2)).  相似文献   
80.
Visfatin was expressed in rat anti mouse islets,as well as in MIN6 cells. The visfatin expression was affected by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environmental glucose (5.5 and 33.3 mmoL/L) and palmitate(0.5 mmol/L). As compared with low-level glucose medium (5.5 mmol/L, 1.0±0.11) , visfatin expression increased in media with high glucose and palmitate (1.32 ±0. 18, 1. 33±0. 15,1.72±0.27, all P<0. 05).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visfatin seems to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insulin secr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