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807篇 |
免费 | 6111篇 |
国内免费 | 38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63篇 |
儿科学 | 901篇 |
妇产科学 | 1903篇 |
基础医学 | 5104篇 |
口腔科学 | 1223篇 |
临床医学 | 28386篇 |
内科学 | 9613篇 |
皮肤病学 | 769篇 |
神经病学 | 3235篇 |
特种医学 | 76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4篇 |
外科学 | 32383篇 |
综合类 | 59652篇 |
预防医学 | 12224篇 |
眼科学 | 1810篇 |
药学 | 23245篇 |
611篇 | |
中国医学 | 12741篇 |
肿瘤学 | 32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51篇 |
2023年 | 3271篇 |
2022年 | 4031篇 |
2021年 | 6315篇 |
2020年 | 4747篇 |
2019年 | 4108篇 |
2018年 | 1804篇 |
2017年 | 3716篇 |
2016年 | 4375篇 |
2015年 | 4875篇 |
2014年 | 9294篇 |
2013年 | 9645篇 |
2012年 | 12286篇 |
2011年 | 13216篇 |
2010年 | 12646篇 |
2009年 | 12082篇 |
2008年 | 13466篇 |
2007年 | 11943篇 |
2006年 | 11005篇 |
2005年 | 11544篇 |
2004年 | 9165篇 |
2003年 | 8042篇 |
2002年 | 6571篇 |
2001年 | 5746篇 |
2000年 | 4370篇 |
1999年 | 3106篇 |
1998年 | 2677篇 |
1997年 | 2353篇 |
1996年 | 1977篇 |
1995年 | 1636篇 |
1994年 | 1165篇 |
1993年 | 696篇 |
1992年 | 515篇 |
1991年 | 537篇 |
1990年 | 450篇 |
1989年 | 479篇 |
1988年 | 161篇 |
1987年 | 113篇 |
1986年 | 103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锥状螺旋型人工牙种植体时对1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了骨折内固定手术,固定骨折18处,植入牙种植体18枚,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56岁。术后经过3—12个月随访,病例全部成功,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术区无不良反应,作者讨论了固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2.
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例 77例 ,分别行微型钛夹板内固定 ,钢丝内固定及牙弓夹板固定 +颌间固定治疗 ,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探讨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性 5 4例 ,占 70 % ;女性 2 3例 ,占 30 %。年龄 6~ 6 8岁 ,平均年龄 34.7岁。1.2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跌伤、工伤及斗殴伤。1.3 骨折部位 下颌正中骨折 19例、颏孔区骨折 2 8例、下颌角骨折 15例、髁状突骨折 3例、下颌支部骨折 2例 ,多发性骨折 10例。1.4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5 9例 ,其中微型钛夹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5 -HT和NPY的水平与关节源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TMD患者的1 2 6侧关节和健康志愿者的32侧关节的关节液标本中的5 -HT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关节液标本中NPY的含量。1 2 6侧TMD患者的关节液标本分为疼痛组(n =90 )和无痛组(n =36 ) ;32名正常志愿者的32侧关节液设为对照组(n =32 )。结果 所有标本都检出5 -HT ,无痛组含量为1 78.75 0±6 4 .979ng/ml,疼痛组含量为2 2 3.5 2 2±82 .6 36ng/ml,对照组含量为1 36 .1 2 5±5 5 .0 75ng/ml。统计学检验:疼痛组与无痛组、疼痛组与对照组以及无痛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NPY检测结果:疼痛组1 33.5 0 0±4 6 .6 6 4 pg/ml,无痛组99.6 5 6±2 5 .873pg/ml,对照组83.2 86±2 8.397pg/ml。统计学检验:疼痛组与无痛组、疼痛组与对照组以及无痛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关节液中5 -HT、NPY的水平,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并且在患者中疼痛组又显著高于无痛组,表明患者关节内存在炎症状态,也表明关节疼痛与关节液中5 -HT、NPY的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讨论眶-上颌骨-颧骨(orbital maxillary zygoma,OMZ)复合骨折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总结影响OMZ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华西口腔医院1989年以来收治的128例OMZ骨折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128例眶-上颌骨-颧骨复合性骨折中,25.8%伴有眶部并发症,对症处理后症状大多消失,8例复视患者眶底或眶周行自体骨整复或Medicon种植体整复,症状消失。83例采用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其中4例采用可吸收小夹板。11例陈旧性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技术恢复其面形及咬功能。结论:OMZ骨折应早期复位、坚强内固定,恰当的软组织处理等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小钛板用于犬下颌骨线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于犬左侧下颌骨中段造成线性骨折,实验组应用钛接骨板(MNS104),长4孔钛板和ψ2.0mm×7mm钛钉加以固定;对照组不用任何材料固定。2组均分别于实验的第20天和第40天各取半数动物处死,应用四环素荧光标记方法及组织学观察,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测算四环素荧光染色切片上荧光带的宽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比较骨折愈合的速度。结果:小钛板的固定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四环素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的成骨速度显著优于空白组,其荧光宽度均值(0.1967mm)显著大于空白组均值(0.0891mm),P<0.05。结论:小钛板可以保证下颌骨骨折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56.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对 10例面中部复杂骨折的患者 ,设计隐蔽切口行钛板内固定 ,并辅以石膏帽外牵引复位的方法 ,收到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8~ 4 5岁 ,均为面中部粉碎性骨折。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 5例 ,上颌骨、颧骨、眶外缘骨折 3例 ,上颌骨、颧骨、眶外缘、鼻骨骨折 3例。二、材料小型 (2 .0mm)、微型钛板 (1.5mm) ,杭州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石膏绷带 ,结扎丝Φ 0 .2 5mm ,钢丝Φ 2 .0mm(可用自行车辐条 )。三、手术方法根据骨折部位不同 ,选用上前庭沟切口 ,颞部切口、下睑结合… 相似文献
57.
颞颌关节镜治疗不同类型内错乱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颞颌关节镜治疗不同类型内错乱的疗效,人进行81例次关节手术。内错乱分期:Ⅱ期(早中期)25例,Ⅲ期(中期)18例,Ⅳ期(中晚期)24例,Ⅴ期(晚期)14例,中位随访期3.2年(0.5-7年),总有效率74%(60/81)。内错乱分期与有效率的关系:Ⅱ期24/25,Ⅲ期16/18,Ⅳ期13/24,Ⅴ期7/14。经统计学处理:Ⅱ、Ⅲ期之间及Ⅳ、Ⅴ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期与Ⅳ、 相似文献
58.
下颌骨陈旧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复习了304例下颌骨陈旧性骨折病例,对各种类型骨折的诊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期清创术中,不但要保留有软组织附丽的骨块,而且应尽量保留完全游离的骨块,以免造成术后下颌骨的骨质缺损、牙弓缩窄和严重的咬合紊乱。有骨缺损的陈旧性骨折,应尽量修复骨缺损,方能维持内固定的稳定性,加快骨愈合,获得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颌间牵引固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错位愈合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口腔癌术后近距离腔内照射控制复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口腔癌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患者238例,其中143例单独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95例同时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和外照射.100例同期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疗效对比.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结果: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或同时配合腔内及外照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是62%和22%,79%和62%以及71%和43%,3种治疗方法对肿瘤的5年和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54%和52%,78%和76%以及72%和69%.UICC分期、病理分级、组织来源及肿瘤发生部位对生存率和局控率均有重要影响.结论:术后配合放疗可有效地控制口腔癌术后复发,尤以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更佳,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可望成为新的、常规的口腔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7例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骨盆前环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痂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患者可提高优良率,缩短骨痂形成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效果优于开放性骨盆前环外固定术治疗,但手术时间会延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