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74篇
  免费   9667篇
  国内免费   6070篇
耳鼻咽喉   767篇
儿科学   813篇
妇产科学   378篇
基础医学   8234篇
口腔科学   6369篇
临床医学   19699篇
内科学   8584篇
皮肤病学   495篇
神经病学   3670篇
特种医学   6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3篇
外科学   23452篇
综合类   46219篇
预防医学   8840篇
眼科学   1839篇
药学   18608篇
  595篇
中国医学   14671篇
肿瘤学   12000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416篇
  2023年   4716篇
  2022年   5575篇
  2021年   8116篇
  2020年   5326篇
  2019年   5330篇
  2018年   2564篇
  2017年   4248篇
  2016年   5011篇
  2015年   5673篇
  2014年   8632篇
  2013年   8951篇
  2012年   10821篇
  2011年   11417篇
  2010年   9945篇
  2009年   9703篇
  2008年   10357篇
  2007年   8783篇
  2006年   7950篇
  2005年   8289篇
  2004年   6737篇
  2003年   6146篇
  2002年   4727篇
  2001年   4304篇
  2000年   3268篇
  1999年   2524篇
  1998年   2082篇
  1997年   1871篇
  1996年   1606篇
  1995年   1312篇
  1994年   1174篇
  1993年   764篇
  1992年   618篇
  1991年   528篇
  1990年   447篇
  1989年   512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跟骨解剖支持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设计跟骨解剖支持板并研究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跟骨生物力学和骨折机理的探讨,设计了一种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型跟骨解剖支持板,并应用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8例(46足).其中39足经过6个月以上随访(6~46个月,平均14.6个月).均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和印横轴位、冠状位检查,按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10足,Ⅲ型骨折17足,Ⅳ型骨折12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s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术后4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术后功能评价显示:优21足,良15足,可3足,优良率达92.3%.结论 跟骨解剖支持板设计合理,结构性能良好,对其进行的多项生物力学测定表明该板可达到跟骨骨折固定的要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2.
跟骨骨折后距下后关节面应力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载荷条件下跟骨后关节面骨折后,所受应力的改变对距下关节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具包括完整足和胫腓骨远端15~20cm的新鲜标本。剔除皮肤、肌肉和跟腱,保留除外距下关节后方的关节囊部分,保持韧带和关节囊的完整。将压敏片插入距下关节的后关节间隙,中立位状态下分别在500N载荷下,对6具标本的距下关节进行加载,完成完整足的测试。然后模拟原始骨折线用微型摆动锯将跟骨后关节面分为前内和后外2块,接着按解剖复位、后外侧骨折块向跖侧移位2、5、10mm等条件重复上述实验,记录距下后关节面所受应力的改变。结果完整的距下后关节面承载的平均应力为(1.83±0.56)MPa。跟骨后外侧骨折块向跖侧移位2mm时,后关节面所承载的应力为(2.41±0.84)MPa,较完整跟骨承载应力显著增加(P<0.01)。结论跟骨距下关节后关节面骨折跖侧移位≥2mm即应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993.
背景:椎体成形可有效治疗脊柱病理性骨折,但该手术造成的副损伤和骨水泥渗漏常见报道。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椎多个椎体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57-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0例,椎体肿瘤15例;3个病椎16例,4个病椎6例,5个以上病椎3例。其中13例(50个椎体)接受机器人辅助椎体成形骨水注射治疗(机器人组),12例(38个椎体)接受常规的椎体成形骨水注射治疗(常规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和术者术中辐射剂量等,以及手术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目测类比评分。研究获得四川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者术中辐射剂量及骨水泥渗漏均少于常规组(P <0.05),骨水泥分布优于常规组(P <0.05);(2)两组术后第2天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两组间术...  相似文献   
994.
背景:髁突骨折时若骨块严重移位需手术复位及内固定,若附着于髁突前内侧的翼外肌剥脱使骨块游离,术后可能发生髁突骨折块延迟愈合,因此如何促进髁突骨折游离复位后愈合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医师关注的临床难题。目的:探讨间歇性皮下注射甲状旁腺激素对兔髁突骨折游离复位后骨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4只,建立下颌骨髁突骨折游离复位内固定模型,实验组及对照组造模术后隔日分别经皮下注射甲状旁腺激素20μg/kg或生理盐水1 mL。术后第1,2,3,4周时麻醉处死动物,取术区骨标本观察愈合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折区域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骨折区域成骨细胞较多、新生骨痂较快且密度较高;(2)术后前4周内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少(P <0.05);(3)骨保护素的免疫组化平均吸光度值及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4周内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4)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免疫组化平均吸光度值及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4周内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 <...  相似文献   
995.
背景:国内外对于3-磷酸肌醇依赖蛋白激酶1(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1,PDK-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和肿瘤学等学科领域,在骨科学中关于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研究与报道。目的:通过使用稳定表达cre酶的腺病毒(pHBAd-cre-EGFP)转染PDK-1flox/flox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PDK-1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获得来源于纯合子PDK-1flox/flox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立对照组、空载病毒组(pHBAd-EGFP)和pHBAd-cre-EGFP组,对照组仅用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载病毒组使用pHBAd-E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HBAd-cre-EGFP组使用含Cre重组酶的重组腺病毒(pHBAd-cre-EGFP)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PDK-1基因,然后进行成骨诱导,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和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来评价各组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结果与结论:pHB...  相似文献   
996.
骨折迟缓愈合是创伤骨科的常见及多发病,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用生骨胶囊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90例,并与麝香接骨胶囊治疗9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97.
观察双黄益骨方对糖尿病大鼠骨质改变的阻断作用。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中药组,以STZ造模,模型加中药组灌服双黄益骨方,正常及模型组灌服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7周。结果:中药组能降低血Ca、Mg、P、AKP及尿Ca、P含量(p<0.05),提高肩、股关节骨密度(p<0.05)及骨矿量(p<0.05)。说明双黄益骨方对阻断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心主血脉的保证。认为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构成的肝筛结构可能是肝主疏泄,调节脂质代谢的超微结构;肝失疏泄,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数量、结构及功能异常,能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肝脏疾病继发的血管功能障碍,肝筛是肝失疏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结构。基于疏肝通络药物,发展维持肝窦内皮窗孔结构和功能或者促进复窗孔化的方法,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探讨最具经济效益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晚期NSCLC首治带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和中医综合组。以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期作为衡量指标,观察两种方案治疗两周期后的经济成本效益。结果治疗后化疗组和中医综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0%、16.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0%、36.0%;直接成本分别为21 930.92(元)、23 642.24(元);有效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5 482.73、1 477.64;疾病控制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783.25、656.73;生存期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38.07、25.61。增量分析法提示以化疗组作为参照,中医综合组的△C/△E有效、△C/△E疾病控制、△C/△E生存期为142.61、213.92、4.93。结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与化疗相比较,虽轻度增加成本,但可获得更好的有效率及较长的生存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肾脏少见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例肾脏少见恶性肿瘤,其中集合管癌6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癌21例,分析它们的临床特点及MSCT多期增强后的影像特征,对肿瘤间各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rRCC与CDC在形态、边界、皮质期NEV、髓质期NEV、转移或侵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rRCC与MTSCC在肿瘤最大径、平扫密度、皮质期NEV、髓质期NEV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C与MTSCC在肿瘤最大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SCT多期增强扫描影像特点有利于CDC、MTSCC与chrRCC之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