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53篇 |
免费 | 2744篇 |
国内免费 | 18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0篇 |
儿科学 | 239篇 |
妇产科学 | 136篇 |
基础医学 | 1134篇 |
口腔科学 | 684篇 |
临床医学 | 3520篇 |
内科学 | 2517篇 |
皮肤病学 | 809篇 |
神经病学 | 372篇 |
特种医学 | 84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1860篇 |
综合类 | 10145篇 |
预防医学 | 3008篇 |
眼科学 | 171篇 |
药学 | 9464篇 |
115篇 | |
中国医学 | 9782篇 |
肿瘤学 | 8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03篇 |
2023年 | 1329篇 |
2022年 | 1464篇 |
2021年 | 2010篇 |
2020年 | 1572篇 |
2019年 | 1250篇 |
2018年 | 651篇 |
2017年 | 1150篇 |
2016年 | 1260篇 |
2015年 | 1504篇 |
2014年 | 2063篇 |
2013年 | 2016篇 |
2012年 | 2495篇 |
2011年 | 2451篇 |
2010年 | 2104篇 |
2009年 | 2087篇 |
2008年 | 2567篇 |
2007年 | 2010篇 |
2006年 | 1977篇 |
2005年 | 2243篇 |
2004年 | 1731篇 |
2003年 | 1475篇 |
2002年 | 1159篇 |
2001年 | 1088篇 |
2000年 | 868篇 |
1999年 | 672篇 |
1998年 | 556篇 |
1997年 | 513篇 |
1996年 | 484篇 |
1995年 | 471篇 |
1994年 | 417篇 |
1993年 | 298篇 |
1992年 | 254篇 |
1991年 | 257篇 |
1990年 | 243篇 |
1989年 | 226篇 |
1988年 | 115篇 |
1987年 | 89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观察和探讨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对于治疗脑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临床上60例脑中风后出现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耳穴埋豆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秘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与其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疗效判定中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埋豆和艾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疗效肯定,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在脑中风后的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982.
983.
984.
目的对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88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154例患者,设为比对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1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详细记录。结果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比对组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较应用阿莫西林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有利于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6.
987.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此系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和支原体、衣原体具强抗菌活性外,并对流感嗜血菌等革兰阴性菌亦呈良好效应。本药对酸稳定,可在消化道内吸收,对吞噬细胞及组织内的移行性良好,并具药物动力学特征:服药后23h血中浓 相似文献
988.
苦瓜蛋白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半胱天冬酶3活性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凋亡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 3及凋亡的调节作用 ,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将BALB/C小鼠分为 4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 ,分别在第 0天、第 3天、第 7天和第 14天各处死 5只小鼠 ,第 2 1天全部处死动物 ,心肌组织半胱天冬酶 3活性测定按照CAL BIOCHEM公司的试剂说明书进行 ,并稍加改正 ,凋亡鉴定按照Oncogene公司的TdT DNA裂解片断末端原位标记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发现 ,①病毒对照组第 7天开始出现半胱天冬酶 3活性 (0 .6 3± 0 .2 1pmol/min ,n =5 ) ,第 14天的活性 (10 .9± 1.5pmol/min ,n =5 )显著高于第 7天 ,第 2 1天的活性 (12 .6± 1.3pmol/min ,n =5 )又高于第 14天。②药物治疗组 ,只有一个第 2 1天的标本有半胱天冬酶 3活性 (0 .4 1pmol/min) ,其它两组均未检测到此酶的活性。③DNA裂解片断末端原位标记法发现 ,病毒对照组在第 7天心肌中有少数细胞凋亡 ,第 14天、第 2 1天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在非病变区域可发现单个凋亡的心肌细胞。治疗组未发现凋亡细胞 ,其它两组也未发现凋亡细胞。结果提示 ,CVB3病毒性心肌炎中发现有明显的凋亡现象 ,凋亡和半胱天冬酶 3发现于第 7天 ,且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加重(增强 ) ;苦瓜蛋白可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