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92篇
  免费   2248篇
  国内免费   2541篇
耳鼻咽喉   271篇
儿科学   625篇
妇产科学   459篇
基础医学   3873篇
口腔科学   606篇
临床医学   8286篇
内科学   4829篇
皮肤病学   549篇
神经病学   570篇
特种医学   1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644篇
综合类   12879篇
预防医学   4338篇
眼科学   323篇
药学   3779篇
  39篇
中国医学   1581篇
肿瘤学   2065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677篇
  2022年   930篇
  2021年   981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681篇
  2016年   860篇
  2015年   1131篇
  2014年   1620篇
  2013年   1780篇
  2012年   2418篇
  2011年   2828篇
  2010年   2497篇
  2009年   2449篇
  2008年   2994篇
  2007年   2566篇
  2006年   2362篇
  2005年   2910篇
  2004年   2016篇
  2003年   2068篇
  2002年   1665篇
  2001年   1651篇
  2000年   1190篇
  1999年   1204篇
  1998年   1267篇
  1997年   1148篇
  1996年   1186篇
  1995年   995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449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62.
目的 观察双环醇对青少年慢性轻度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36例体检发现的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青少年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用双环醇片,25mg,3次/d,口服;对照组用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1次,d,静脉点滴(稀释于5%GS葡萄糖溶液250mL中),疗程均为4wk。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恢复快而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VDNA定量有下降,而对照组HBVDNA定量治疗后反而升高。结论 双环醇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护肝药物,可能还具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及与其它临床参考指标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8枚胃癌胃周淋巴结癌胚抗原(CEA)mRNA基因表达,同时比较RT-PCR与免疫组化(IHC)方法的检测敏感性。结果 CEAmRNA RT-PCR是一种很敏感的方法,可以检测1/10^6个转移的癌细胞;检测19例胃癌患者取材的68枚胃周淋巴结,IHC阳性率28%(19/68),RT-PCR阳性率57%(39-68),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T-PCR阳性率与胃部临床参考指标密切相关,且随着病期进展而增大。结论 CEA mRNA RT-PCR是比免疫组化更敏感的方法,可以预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能够有效地避免已有微小转移的患者被漏诊。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乳腺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 79例术前乳腺肿瘤细针穿刺活检标本和大体标本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 ]乳腺癌 6 5例中穿刺组织端粒酶呈阳性的为 5 7例 ,阳性率为 88% ;大体组织端粒酶呈阳性的为 5 4例 ,阳性率为 83% .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乳腺良性疾病 14例中端粒酶呈阳性的为 2例 ,阳性率为 14 % .[结论 ]术前乳腺肿瘤穿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利于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了导纳血液循环自动检测仪的系统研制,该仪器是一种无创伤心脏功能全自动检测仪器,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电子工程技术为一体,拾取心电、心音、导纳等生物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实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去除干扰、自动提取特征点、进行波形分析、导纳微分环分析、频谱分析以及计算几十项观察诊断心脏功能的参数.该软件系统的设计为基础和临床诊断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又一种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6.
67.
母体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从孕妇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新方法。方法:对30例孕7-41周妇女血浆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扩增的胎儿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DYZ1位点,扩增片段的大小为149bp。30例孕妇血浆均经过酚-氯仿法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20例妊娠男性胎儿孕妇中有17例出现DYZ1基因扩增条带,检出率为85.0%。10例妊娠女性胎儿孕妇中未出现阳性扩增条带,无假阳性结果。本研究中早、中、晚孕期性别符合率分别为80%、80%、90%,总符合率为85%。结论:使用酚-氯仿法提取血浆中的DNA,可以提高模板的浓度和纯度,改善PCR条件,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有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改良的“Marstock”方法测定30例正常人与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肢体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异常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提示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更常见。结论: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9.
环缩酚肽抑制视网膜表达VEGF及PECAM基因和血管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Hep-A和Hep-B)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PECAM;ICAM-1;VCAM-1)基因的影响及血管增生的变化.[方法]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12 d开始给小鼠皮下注安慰剂(第1组,n=7)、Hep-A 10 mg/kg(第2组,n=6)或者Hep-B 10 mg/kg(第3组,n=6),每天两次.5 d后取出左侧眼,分离视网膜并抽提RNA,用荧光定量PCR测出上述基因含量,并分别求出每个靶基因与标准基因S16含量的比率;右眼经心脏荧光素灌注后取眼球做视网膜平铺片,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计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视网膜中VEGF/S16的mRNA比率为:第1组(0.554±0.050),第2组(0.355±0.037),第3组(0.287±0.051);PECAM/S16为:第1组(2.050±0.249),第2组(1.228±0.153),第3组(1.027±0.210).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中VEGF基因表达分别减少36%和48.2%(P=0.001);PECAM基因表达分别减少40.1%(P<0.05)和49.9%(P<0.01);而VCAM-1和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平片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第1组为(1.06±0.03)mm2/眼,第2组为(0.17±0.01)mm2/眼,第3组为(0.11±0.01)mm2/眼;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明显减少(P<0.001).[结论]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均抑制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VEGF和PECAM基因,并抑制其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70.
微小病毒B19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懿林  石军 《新医学》2004,35(2):89-90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对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组)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PCR进行抗人类微小病毒B19-IgM和人类微小病毒B19-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测定,另设2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人类微小病毒B19-IgM或人类微小病毒B19-DNA阳性6例(23%),而对照组只有1例(4%)人类微小病毒B19-DNA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有一定关系,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