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71篇 |
免费 | 2231篇 |
国内免费 | 25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1篇 |
儿科学 | 625篇 |
妇产科学 | 459篇 |
基础医学 | 3874篇 |
口腔科学 | 606篇 |
临床医学 | 8293篇 |
内科学 | 4834篇 |
皮肤病学 | 549篇 |
神经病学 | 570篇 |
特种医学 | 14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1644篇 |
综合类 | 12886篇 |
预防医学 | 4361篇 |
眼科学 | 324篇 |
药学 | 3791篇 |
45篇 | |
中国医学 | 1583篇 |
肿瘤学 | 20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9篇 |
2023年 | 682篇 |
2022年 | 930篇 |
2021年 | 1035篇 |
2020年 | 833篇 |
2019年 | 725篇 |
2018年 | 460篇 |
2017年 | 681篇 |
2016年 | 860篇 |
2015年 | 1131篇 |
2014年 | 1620篇 |
2013年 | 1780篇 |
2012年 | 2418篇 |
2011年 | 2828篇 |
2010年 | 2501篇 |
2009年 | 2449篇 |
2008年 | 2994篇 |
2007年 | 2566篇 |
2006年 | 2362篇 |
2005年 | 2910篇 |
2004年 | 2016篇 |
2003年 | 2068篇 |
2002年 | 1665篇 |
2001年 | 1651篇 |
2000年 | 1190篇 |
1999年 | 1204篇 |
1998年 | 1267篇 |
1997年 | 1148篇 |
1996年 | 1186篇 |
1995年 | 995篇 |
1994年 | 710篇 |
1993年 | 449篇 |
1992年 | 281篇 |
1991年 | 175篇 |
1990年 | 112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42.
43.
44.
应用低严格度—单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问号钩体中国参考株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1、G2引物是对问号钩体具有特异性引物。分别用G1或G2单引物对问号钩体中国参考株进行前4个低严格度循环的PCR扩增,扩增带谱显示赖型、犬型、致热型、秋季型、澳洲型、临海型、乌尔夫型、溶血型为一类,而爪哇型、拜伦型、波摩那型、七日热型、巴叶赞型塔拉索夫型、曼耗Ⅱ型是不与以上赖型等血清型本为一类,双曲钩体atoc型及伊利尼细丝体伊利尼型的扩增带谱与问号钩体截然不同。应用苯酚法提取的高纯度钩体DNA 相似文献
45.
46.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传统的临床、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蛋白质表达水平)进入到分子遗传学(DNA,RNA)水平。外科病理学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以从形态学和免疫组比表型确诊的淋巴增生性疾病(LPD),可以在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帮助下得到确诊。目前用于常规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和PCR技术。为了使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下面将简单地介绍有关抗原分子的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一、免疫球蛋白和D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1g)和T细… 相似文献
48.
TAL-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1p32。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25%的患者该基因5’端发生丢失(约100kb),与SIL基因5’端相融合,形成SiL-TAL-1融合基因。我们用筑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SIL-TAL-1融合基因转录本。在17例T-ALL中4例检测到该融合mRNA,并证明该转录本由SIL基因第1外显子与TAL-1基因第3外显子拼接而成。对该法的敏感度测定显示,可从10 ̄6个正常细胞中检测出1个肿瘤细胞,并在2例缓解期标本中检测到微量残留白血病(MRD)。此外,对3例有融合转录本患者的DNA进行PCR检测发现,其TAL-1基因5’端丢失的位点相同,均为Tal ̄(d1)重组。可见,TAL-1基因的改变是T-ALL一个有用的克隆标志,为其诊断和残留白血病检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LightCycler实时定量PCR与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ghtCycle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由微体积荧光检测仪和PCR热循环仪组成,PCR热循环时通过热空气对玻璃毛细管加热,能够使温度迅速发生改变(以20℃/s升高或降低),在扩增的同时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精确、敏感及可靠等特点。本文对实时定量PCR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和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6,23(2):79-82
系统性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研究,检测常见酵母菌耐药的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二步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曲霉菌感染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侵袭性曲霉病,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