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8篇
  免费   1156篇
  国内免费   813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70篇
妇产科学   138篇
基础医学   1300篇
口腔科学   293篇
临床医学   3331篇
内科学   1603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6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690篇
综合类   4716篇
预防医学   1836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1976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54篇
肿瘤学   702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58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946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367篇
  2010年   1149篇
  2009年   1098篇
  2008年   1472篇
  2007年   1071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1050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52.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改良的“Marstock”方法测定30例正常人与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肢体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异常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提示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更常见。结论: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环缩酚肽抑制视网膜表达VEGF及PECAM基因和血管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Hep-A和Hep-B)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PECAM;ICAM-1;VCAM-1)基因的影响及血管增生的变化.[方法]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12 d开始给小鼠皮下注安慰剂(第1组,n=7)、Hep-A 10 mg/kg(第2组,n=6)或者Hep-B 10 mg/kg(第3组,n=6),每天两次.5 d后取出左侧眼,分离视网膜并抽提RNA,用荧光定量PCR测出上述基因含量,并分别求出每个靶基因与标准基因S16含量的比率;右眼经心脏荧光素灌注后取眼球做视网膜平铺片,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计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视网膜中VEGF/S16的mRNA比率为:第1组(0.554±0.050),第2组(0.355±0.037),第3组(0.287±0.051);PECAM/S16为:第1组(2.050±0.249),第2组(1.228±0.153),第3组(1.027±0.210).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中VEGF基因表达分别减少36%和48.2%(P=0.001);PECAM基因表达分别减少40.1%(P<0.05)和49.9%(P<0.01);而VCAM-1和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平片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第1组为(1.06±0.03)mm2/眼,第2组为(0.17±0.01)mm2/眼,第3组为(0.11±0.01)mm2/眼;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明显减少(P<0.001).[结论]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均抑制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VEGF和PECAM基因,并抑制其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54.
Survivin高表达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研究结果显示其通过抗凋亡、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血管形成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通过运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90%~95%CML患者具有费城染色体(Pniladelphia.Pn)。其分子基础是9号染色体上的o-abl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上形成新的基因嵌合体-bcr/abl融合基因,即t(9;22)(q34;q11)。  相似文献   
56.
HBV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平  胡娟  都海燕 《四川医学》2006,27(5):486-487
目的 了解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蛋白与HBV-DNA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739例血清进行HBVM检测(包括PreS1蛋白),并与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模式中PreSl、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3%和97.6%,PreSl的总检出率为36.3%,HBV-DNA的总检出率为58.7%,经过对二者的配对χ^2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过相关回归分析,r=0,8732,y=-9.9534+1.2553x。结论 PreS1、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呈显著正相关,PreS1蛋白可作为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7.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右室起搏患者左室收缩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评价右室心尖起搏 (RVAP)VVI型对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GE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 2 0例RVAP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心尖四腔切面的室间隔和左室外侧壁速度和位移曲线进行观察 ,测量心电图Q波分别至室间隔和左室外侧壁收缩期峰速度的时间 ,并除以R R间期进行校正。结果 QTVI显示右室起搏器置入者的室间隔与左室外侧壁速度曲线的收缩期S波非同步出现。Q波至室间隔收缩期峰速度的时间短于Q波至左室外侧壁收缩期峰速度的时间 ,两者分别为 ( 0 .12± 0 .0 2 )s和 ( 0 .14± 0 .0 2 )s,P <0 .0 5。结论 右室起搏后早期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虽未见明显下降 ,但QTVI可以发现室间隔与左室壁收缩明显的不协调 ,可作为早期分析左室收缩运动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8.
张宁  闫素文 《沈阳医学》2001,21(7):131-134
目的:比较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法进行产前TORCH筛查的差异,探讨病原微生物拷贝数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荧光杂交定量PCR和ELISA IgM法筛查孕期血标本272例,其中包括妊娠早期102例,晚期170例;采集121例分娩孕妇及新生儿脐带血标本;222例不明原因流产标本,其中66例采集了新鲜自然流产脱膜和绒毛;结果:孕期筛查血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72)和0.36%(1/272),其中妊娠早期CMV DNA的阳性率为2.9%(3/102),晚期为1.2%(2/170),不明原因流产,查出血清CMV感染22例,TOX4例,CMV DNA和TOX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9%(22/222)和1.8%(4/222)。脱膜和绒毛均感染3例,1例血清,脱膜感染但未采到绒毛标本。有2例是母血清中查到CMV,流产组织中未查到。查出血清,脱膜和绒毛均感染TOX1例,妊娠妇女外周血CMVDAN≥10^3有88%的发生流产;结论:荧光杂交定量PCR法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可检测病毒负载量-拷贝数/ml,拷贝数越高发生流产的可能性愈高,应推荐作为妊娠初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23例NQMI患者血清cTnI浓度,将其阳性率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比较。结果:cTnI升高共23例,阳性率100%,峰值平均值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界定值的20倍。CK-MB升高16例,阳性率为69.6%,峰值平均值为正常值上限的5.6倍。结论:肌钙蛋白Ⅰ在NQMI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  相似文献   
60.
多种分子形式芳香基酰胺酶的分离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肝病患者血清芳香基酰胺酶(AAD)的不同分子形式进行了分离和定量研究,发现在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可分出AAD3种组分,肝癌患者除出现这3种组分外,还可见亚组分出现。AAD谱型正常人以AAD-1为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AAD-1减少,AAD-2和AAD-3增加;肝癌患者则AAD-1明显减少,AAD-3显著升高。显示AAD谱型分析有助于肝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