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6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79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1766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49篇
  2篇
中国医学   375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伏气学说与乙型肝炎的辨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2.
53.
浅谈脏与腑的关系蒋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基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脏象学说;脏与腑;相互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通常指脏腑相合。即《灵枢·本输》所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其实还有许多联系,如腑受脏浊,脏腑相通等。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54.
喻昌大气学说是据天人相应理论提出的。喻昌所说的大气不是胸阳,而是胸中之气,而调畅大气的方法也不仅限于通阳散寒,降肺气、和胃气、补肾气、顾胸中之气都有助于大气的畅通。  相似文献   
55.
56.
搜集和分析了《伤寒论》中有关条文,认为仲景藉脾胃证以阐述病因病机、诊断主证病名、鉴别病证病位、揭示误治变证、确立治疗原则、推测传变预后。  相似文献   
57.
解剖方法赋予了脏腑以形态、功能(部分)上的内容,是脏象学说创立的基石;整体认识方法阐明了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内在机制,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黑箱方法使象与脏之间建立起相对确定的对应关系,为发展以“黑箱控制”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奠定了基础,直觉思维方法将脏腑外延扩展至天地阴阳,中医脏腑至此完全丧失了其解剖学上的属性,而成为各种功能状态的抽象;朴素系统方法使“四时五脏阴阳”的脏象系统得以建立,并产生了只存在于整体水平的、具有不可还原性的新属性、新功能。中医脏腑嬗变为五种功能状态的抽象,本质上成为一种符号或模型。  相似文献   
58.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9):48-48
八卦为古代认识宇宙力物阴阳属性的代表符号。古时用于占筮。北宋以来有些医家在气、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以“五脏分五轮”,“八卦分八廓”来解释眼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在研究眼针时将白睛划分区域,以配属脏腑,首先利用八卦学说。方法是让人体头向北仰,现两目平视前方,将眼睛分为8等份,即8区。西北方为乾卦,正北方为坎卦,东北方为艮卦,  相似文献   
59.
佚名 《家庭医药》2007,(8):50-50
冬病夏治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特色,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的精髓,经过了几千年临床实践的检验。它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60.
目的:由于三叉神经痛及上颌窦、筛窦、额窦、喋窦的解剖部位与经络学说中的少阳、阳明经脉循行部位有密切关系,故以该理论指导临床诊治.方法:以针刺少阳、阳明经脉穴位及口服和解少阳、清泻阳明之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鼻渊观察疗效.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少阳、阳明经脉循行与三叉神经及上颌窦等的解剖部位相似,可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