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310篇 |
免费 | 981篇 |
国内免费 | 2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168篇 |
妇产科学 | 1946篇 |
基础医学 | 1103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7648篇 |
内科学 | 1036篇 |
皮肤病学 | 147篇 |
神经病学 | 103篇 |
特种医学 | 5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926篇 |
综合类 | 15744篇 |
预防医学 | 8867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7148篇 |
153篇 | |
中国医学 | 1914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7篇 |
2023年 | 869篇 |
2022年 | 1190篇 |
2021年 | 1841篇 |
2020年 | 1227篇 |
2019年 | 1380篇 |
2018年 | 545篇 |
2017年 | 1213篇 |
2016年 | 1236篇 |
2015年 | 1205篇 |
2014年 | 2511篇 |
2013年 | 2603篇 |
2012年 | 2923篇 |
2011年 | 3050篇 |
2010年 | 2895篇 |
2009年 | 2529篇 |
2008年 | 3035篇 |
2007年 | 2361篇 |
2006年 | 2054篇 |
2005年 | 2292篇 |
2004年 | 1958篇 |
2003年 | 1621篇 |
2002年 | 1320篇 |
2001年 | 1132篇 |
2000年 | 870篇 |
1999年 | 608篇 |
1998年 | 582篇 |
1997年 | 470篇 |
1996年 | 410篇 |
1995年 | 406篇 |
1994年 | 307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143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坐式分娩与气囊助产坐式分娩对产妇及围产儿影响。方法:选择300例,年龄22-34岁,均为初产妇,妊娠38-42周,Bishops宫颈评分≥8分,无头盆不称,无产道异常,无产前出血,为气囊组,应用全自动气囊助产仪助产。并同期同类产妇中随机选择足月产妇300例为对照组,行全程时间观察,两组均为坐式分娩。全程以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直至分娩。结果:气囊助产使第1、2产程较自然分娩明显缩短,使分娩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直接提高分娩质量和安全系数,显减少了产妇痛苦,降低了会阴阴道裂伤率及围产儿死亡率。结论:气囊助产坐式分娩优于坐式分娩。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了探讨护理产妇在分娩时应用法国医生拉梅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法,对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临产阶段疼痛护理进行调查.结果: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比较用χ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者的总产程比较,t检验,P<0.05,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两组产妇所生新生儿窒息率比较,χ2检验,P<0.01,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临产妇女对疼痛的解除迫切需要得到的社会关怀,运用拉梅兹法可减轻产妇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解除躯体上的疼痛,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83.
我院为转变传统护理观念 ,实行以孕产妇为中心 ,提高产科质量 ,使孕产妇进入医疗就得到全面的身心护理 ,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开展陪伴式分娩护理 ,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32例均为我院住院分娩 ,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单胎初产妇 ,根据产妇及家人的自愿要求 ,随机分为陪伴组和对照组。陪伴组为 194例 ,年龄最大31.2 0岁 ,平均 2 4 .12土 1.4 3岁 ,住院最长 32d ,最短2 4h ,平均 8.9d ;对照组年龄最大 32 .10岁 ,平均 2 4 .32土 1.12岁 ,住院最长 30d ,最短 2 4h ,平均 8.87d…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88.
王辉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2):1417-1417
剖宫产是快速结束分娩,解决难产和某些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制度的改革,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现就我院最近一年的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以加强围产期保健与孕期宣教,提高孕妇对分娩的正确认识,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