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06篇 |
免费 | 565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1175篇 |
基础医学 | 422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1684篇 |
内科学 | 775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92篇 |
特种医学 | 16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77篇 |
综合类 | 4202篇 |
预防医学 | 2117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1679篇 |
52篇 | |
中国医学 | 1094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443篇 |
2022年 | 540篇 |
2021年 | 732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516篇 |
2018年 | 245篇 |
2017年 | 402篇 |
2016年 | 425篇 |
2015年 | 461篇 |
2014年 | 810篇 |
2013年 | 825篇 |
2012年 | 1030篇 |
2011年 | 1002篇 |
2010年 | 923篇 |
2009年 | 833篇 |
2008年 | 749篇 |
2007年 | 623篇 |
2006年 | 605篇 |
2005年 | 413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早发型子痫前期(PE)患者眼底改变的临床分析,研究眼底改变的不同程度与孕龄、血压、蛋白尿的相关性.进一步为早发型PE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南方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间住院的早发型PE有眼底改变的病例100例,分为3组(A组15例,B组34例,C组5l例),早发型PE眼底正常病例50例.比较早发型PE不同程度眼底改变与孕龄、高血压、蛋白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早发型PE眼底改变的程度与患者孕龄有关(x2=16.017,P=0.003),患者的孕龄越小,眼底改变程度越高.血压越高,眼底改变的程度也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57,P=0.002).随着眼底改变程度的增加,早发型PE患者出现蛋白尿的程度也增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16.324,P=0.012).结论 患者的孕周越小,血压越高,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早发型PE眼底改变的程度愈重.眼底改变作为反映全身器官受损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正确地估计病情,为临床医师判断适时终止妊娠和判断预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肝郁型P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0例。单一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PMS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因EOSP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羊水量,凝血纤溶功能各项指标,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以及母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羊水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标低于本组治疗前,羊水量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D-D、APTT和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变化幅度均血... 相似文献
74.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专设“脾胃胜衰”一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其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其与五脏、阴阳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指出脾胃脏腑胜衰及五行乘侮均可伤及脾胃,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糖尿病前期可归属于中医“脾瘅”范畴,其病因为“数食甘美而多”,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强调脾胃受损在糖尿病前期发病中的重要性,病位关键脏腑即在于脾和胃,两者协调则纳化正常,若一方偏胜或偏衰,阴阳失衡,则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状态。因此,基于“脾胃胜衰论”,提出胜衰失衡是脾瘅的核心病机。脾瘅不同阶段,病机变化有别,早期可表现为脾胃俱旺致中满壅实,中期可表现为胃强脾弱致中盛气虚,晚期则以脾胃俱虚、中弱不化为主。五行生克相关,余脏腑的病变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血糖代谢,导致脾瘅期的出现,提出脾瘅传变期,其病机在于五行乘侮致中衡不守。因此,恢复脾胃胜衰失衡成为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重要着力点,中医早期辨证干预与治疗,可以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但应用不同剂量.其中A组1日1000mg、B组1日1500mg、C组1日2000mg.比较三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与A组相比,C组血糖水平与血糖波动幅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适量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变化情况。方法:筛选糖尿病前期患者176例,随机分成二甲双胍治疗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52例,在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60例,根据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制定热能。给予低脂饮食,控制饮食,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照组64例,仅给予一般生活方式干预。测定干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脂、hs-CRP、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结果:经干预治疗2年后,对照组糖耐量转为正常21例(32.81%),转为糖尿病12例(18.75%);二甲双胍组糖耐量转为正常41例(78.85%),转为糖尿病3例(5.77%),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转为正常32例(53.33%),转为糖尿病4例(6.67%)。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2年后,二甲双胍治疗组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且二甲双胍治疗组效果优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P<0.01)。结论:糖尿病前期时,血清hs-CRP水平已经开始升高,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二甲双胍降糖治疗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均能明显减低血糖,并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8.
妊娠可看作是一种成功的同种半异体移植.在这个过程中,母体免疫系统存在特殊的免疫调节,使胎儿不被排斥.妊娠早期人类白细胞抗原G,E,C(HLA-G,HLA-E,HLA-C)在绒毛外细胞滋养层表达,作用于免疫细胞,调节母体免疫.妊娠晚期胎盘产生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平衡,维持正常妊娠.如这种调节机制异常,会导致病理性妊娠,如子痫前期.对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的免疫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9.
80.
<正>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疾病,以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该病不仅会在妊娠期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还会增加产妇及胎儿远期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的风险[1]。迄今为止,子痫前期临床治疗上以“对症治疗”结合“适时终止妊娠”为主要手段,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子痫前期的发病率为9.4%~1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