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3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90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许多昆虫与寄生在昆虫体表或肠道细胞中的微生物建立了共生关系。臭虫、蚜虫、猎蝽等昆虫可以依靠非最佳食物为生,这一是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还由于其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以帮助合成和补充其食物中所缺乏的必需营养物质。蚊虫也与其肠道中共生细菌有着密切的联系。成蚊喜产卵于富舍细菌的水体中,水体细菌成为蚊虫幼虫的重要食物来源。伊蚊和库蚊幼虫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细菌,在无菌条件下饲养,蚊虫或其他媒介昆虫不能正常发育至成熟或不能传播人畜疾病。该文对蚊虫与细菌的共生现象以及其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1)蚊虫共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2)共生细菌的形成与传代,(3)共生细菌在昆虫中的分布,并讨论了经过遗传改造的蚊虫共生细菌对蚊虫防治及控制疟疾等由昆虫传播的疾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了1986年疏附县帕合太克里乡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其血检率(ABER)为3.42%,血片阳性率(SPR)37.8%,带虫发病率(API)12.91‰。,脾肿率1.33%,AES为2.125,稳定性指数为0.43,表明该地是以间日疟为主的非稳定性低疟区。本次暴发可能为外地传染源输入而诱起。长潜伏期间日疟病例占58.65%。发病呈双峰型,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呈点状分布。于5月和8月份用IFA试验测定人群抗体水平分别为20.6%和23.6 %,GMRT为56.8和61.3,与发病情况相一致。萨氏按蚊为优势种占99.73%,季节消长有两个高峰,成虫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幼虫为7月上旬和8月上旬,活动季节为5个月,午夜(4~5点)前活动频繁,天亮前又有明显回升。该蚊为人畜血兼吸的近家栖蚊种。媒介能量为0.13~7.05。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冈比亚按蚊中肠抗原抗媒介免疫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抗媒介疫苗抗原. 方法解剖室内饲养的冈比亚按蚊雌蚊中肠,立即置于冷的pH 7.4 PBS溶液中,用SDS-PAGE方法获得分子质量为43 ku中肠蛋白抗原,皮下注射免疫大白兔3次,获得的免疫血浆膜饲冈比亚按蚊成蚊,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冈比亚按蚊死亡率和生殖率的影响. 结果膜饲免疫血浆的冈比亚按蚊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死亡率增加56%;生殖率明显下降,实验组蚊虫平均产卵率为71.4个,对照组为88.1个,下降18.7%. 结论采用有效的方法分离蚊媒中肠的关键性抗原-中肠蛋白抗原可能成为抗蚊媒和其它抗媒介疫苗的靶抗原.  相似文献   
74.
从混合现实媒介视角出发,基于晚清医家王堉《醉花窗医案》“寒疟”案的医学叙事,遵循“具身交互”“空间交互”和“情感与意识的交互”三法则,探讨实现中医核心文化沉浸式体验的传播策略。遵照“具身交互”法则,赋予文化受众者在“太阴司天”情境中对运气理论的意境化感触;建构虚实融合空间,跨时空还原王堉基于“治未病”中医价值理念而进行“常山酒防疟”临场情境;基于“情感与意识的交互”,以互动剧的形式实现文化受众者对“医者仁心”沉浸式体悟。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灭蚊效果,监测和清除残存嗜人按蚊,巩固抗疟成果,防止疟疾重新暴发流行。方法对嗜人按蚊分布区实施以2g/m2DDT滞留喷洒和20mg/m2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开展复查评价防制效果。停止灭蚊后,继续开展媒介和疟疾的监测。以叮人率和人房捕获蚊数计算密度。结果闽北14个嗜人按蚊分布县(市、区)258个分布点已全部完成灭蚊后效果考核,平均每个分布点复查3.18次,浦城县部分点监测30年复查20余次。第一次复查发现,80.01%的分布点嗜人按蚊已被清除,残存嗜人按蚊从灭蚊前人房按蚊的34.1%降至4.02%。经继续实施灭蚊措施,1995年后未再捕及嗜人按蚊。1996停止灭蚊措施后,1996-2007年监测期间复查276村(次),捕获人房按蚊13408只,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证明福建省嗜人按蚊已被清除。嗜人按蚊媒介区灭蚊前1980年疟疾发病12921例,发病率44.90/万,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为23.00%。实施灭蚊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1992年发病率降至0.43/万,1990-2007年嗜人按蚊媒介区未再出现疟疾暴发流行,1998年以后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病人。结论DDT滞留喷洒和溴氢菊酯浸泡蚊帐可有效防制嗜人按蚊,反复查灭清除嗜人按蚊是阻断疟疾流行,巩固抗疟成果,防止疟疾死灰复燃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6.
三带喙库蚊是云南地区主要乙脑媒介,而伪杂鳞库蚊也被怀疑在云南地区能起到传播乙脑的作用,它们的种群动态与特定地区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当地乙脑的流行态势。本研究选择云南省南部边境地区孟腊县2个村:龙塘村和东方红村,在2村内设置16个诱蚊采样点,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2村的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种群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灯点离水稻田最近空间水平距离(DTF)与灯点平方公里缓冲区间水稻田面积(KFA)、样点伪杂鳞库蚊种群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样点三带喙库蚊的优势度与灯点离河流最近空间水平距离(DTR)存在负相关关系;KFA与样点三带喙库蚊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还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开发中环境改变对这两种蚊虫乃至乙脑流行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媒介、宿主、传播途径及其遗传学基础对埃立克体传播循环中获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性回顾,为人埃立克体病的预防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8.
农村开展健康教育的媒介划分与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实际,寻找合适的、恰当的、因地制宜的农村健康教育方法与对策,并就如何合理运用媒介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媒介按蚊对杀虫剂抗性程度,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和2012年对湖北省江陵等部分县市媒介按蚊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区分剂量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以开始击倒时间和击倒率评估Kdr抗性,以半数致死量确定抗性水平。结果 9个监测点媒介按蚊首只蚊虫被击倒的时间为5~30 min,击倒率为1.00%~48.94%,表明其抗击倒力较强。区分剂量校正死亡率均小于80%,为抗性群体。京山县、安陆市、孝昌县和仙桃市媒介按蚊对溴氰菊酯KT50分别为227.78、138.41、263.41和6 234.72 min,比1996年提高了20~631倍。京山县媒介按蚊对0.05%溴氰菊酯LT50为684.12 min,比1998年提高了306倍。结论媒介按蚊对溴氰菊酯均已产生抗性,且抗击倒力较强,抗性程度较高,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0.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颖  余光开 《医学综述》2007,13(2):121-12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病毒性脑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乙脑的发病约50000例,其中15000例死亡。乙脑的流行和散发病例多发生在亚太地区。本文将对乙脑的流行病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