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6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69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3037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51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32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462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871篇
  2008年   898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701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87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以施灸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胃穴"、"火降穴"为切入点,观察蒙医灸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对该病的组穴原理.方法将28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大鼠采用挟尾激怒法制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实验第7天造模成功后,灸疗组大鼠给予施灸因素,模型组大鼠给予与灸疗组大鼠同样抓取固定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测定胃排空率和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值.结果治疗后,灸疗组大鼠胃残留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胃泌素(GAS)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胃动素(MTL)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有促进胃排空作用;②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有提高作用,对血浆胃动素(MTL)的作用不显著;③对蒙医灸疗法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选穴与组穴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内关穴功能及临床应用揽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关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篇:“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常用的要穴,现将内关穴的功能及其在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归纳如下。1益气养心安神,疏通心脉镇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系三焦,通于任脉,交会阴维,《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具益气养心、疏通心脉、镇静止痛的功效,擅治心脏血脉诸疾。1.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甲乙经》曰:“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刁利红[1]以内关为主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王曼丽[2]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显效13例(占42.5%),好转17例(占53.1%),无效2例(占7.2%),总有效率为93%。黄洁等[3]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并设对照组服用丹参滴丸治疗结果表明电针内关穴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型改变、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片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取穴偏离真正的穴位。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分,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以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结合严重不良反应记录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6.4%,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的59.1%及百忧解组的72.7%;针刺组的HAMD计分与百忧解组相当,而且2组均优于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及非穴位针刺组的SERS计分均明显低于百忧解组,未见晕针等严重针刺不良反应记录。结论: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可能优于百忧解或与百忧解相当,但副作用远低于百忧解。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针刺治疗与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疗效的差异,分析针刺治疗对该病的疗效特点和优势。方法:将66例OSAHS患者按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44例,穴取廉泉、天容等)和nCPAP组(22例)进行治疗,并监测治疗前、中、后各项呼吸、血氧及睡眠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组在治疗进行中,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对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呼吸低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SaO2〈90%T)和微觉醒指数有明显改善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nCPAP组在治疗进行中,各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善(P〈0.01),治疗结束后,疗效未能维持,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比较,nCPAP组在治疗过程中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疗效并无优势(P〉0.05)。结论:nCPAP治疗对OSAHS患者的疗效发生在治疗过程中,针剌的疗效发生在治疗结束后,两者疗效体现方式的不同,可能与其作用机制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95.
鬼哭穴刍议     
黄东勉 《新中医》2008,40(1):107-108
鬼哭穴临床报道极为少见,但临床实践证明,该穴治疗深夜神志异常、哭闹惊惧的患者,疗效甚佳.笔者经查阅文献及结合多年临床应用,对该穴有一定认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96.
针刺督脉三穴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督脉百会、强间、脑户三穴组合应用[1]的穴位效应和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选取督脉穴位百会、强间、脑户三穴组合应用为主,对照组选取督脉穴位百会为主,分别施以针刺治疗,1疗程后根据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01).结论:针刺疗法具有穴位的特异性;此疗法起效快、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阳白、牵正、地仓等穴隔姜灸,阳白、四白、下关等穴埋线治疗。结果:64例总有效率为95.31%。提示:隔姜灸取灸法的温经通络活血之功效和生姜的温中散寒补虚之功,埋线治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患侧面部的营养代谢,使神经纤维再生,加速面神经管水肿的吸收,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本法操作简单,对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挂钩针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取地仓、颊车、阳白等穴,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味内服。结果:总有效率97.6%。提示:本方法具有祛风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路月霞 《陕西中医》2008,29(4):482-48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五更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灸阙神、命门穴。针刺肾腧、中脘、天枢(双)等穴。结果:80例总有效率为96.25%。提示:针灸治疗五更泻能调整脾胃,温肾健脾止泻。  相似文献   
1000.
刘昌群 《陕西中医》2008,29(4):484-485
目的:观察电针灸配合TDP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针刺取阳白透鱼腰、迎香、下关等穴为主,配合TDP灯照射。结果:总有效率达97%。提示:针刺加温和灸配合TDP灯能散寒舒筋,调和气血,使经脉气血通畅,经脉得养,使局部面神经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