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19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嗓音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嗓音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它是生理性的呼吸活动转化为物理性的发声活动的产物,是在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两级中枢控制与协调下,由人体发声器官、听觉器官和全身神经系统组成的一个闭合自动反馈的发声系统完成的,是人类运用言语和歌唱表达感情与意念的先决条件.因此,属于人类特有的言语交往系统,即社会生理系统(social system),而不同于生物生理系统(biological system ),所以,人的嗓音不同于动物的发声,更不同于一般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22.
突触小泡膜表面突起与微管联系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大脑皮质(视区)和海马(CA1区和CA3区)的神经终末内的突触小泡和微管间的联系。结果揭示:在适当的超薄切片样品上,常显示出突触小泡膜表面上有短的突起,说明突触小泡是借其膜表面的短突与其它小泡和微管进行联系的。除小泡外,在微管的表面也见一些短突并与小泡发生接触。本文首次报道了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脑内小泡-微管借表面短突连接的联系,提示突触小泡膜表面和微管表面的短突在轴浆运输机制中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构筑及其微循环提供更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正常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探索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进行大脑皮质微循环的研究取得成功 ,作者认为采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使观察大脑皮质的深度达 2 5 0~ 30 0 μm ,对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构筑及微循环进行活体观测 ,可进行连续断层扫描 ,或在同一层面进行连续定位扫描监测 ,所摄取图像经监视器及计算机摄入并存盘待分析 ,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测血管口径 ,血流速度 ,血液流态 ,白细胞 ,红细胞运动等微循环指标 ,也可用标准Bio Radthruview软件三维重建 ,观察各种血管形态 ,研究大脑皮质微血管构筑。结论 :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是更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 ,适合用于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取4至10月龄的胎儿大脑Broca氏区的皮质进行组织学切片,尼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胎儿大脑的发育,Broca氏区皮质的厚度逐渐增加,这种增加呈快慢交替的变化;胎儿发育到8月龄,才见比较典型的锥体细胞和出现比较典型的皮质六层结构;自8至10月龄,随着月龄的增加,Broca氏区皮质第Ⅲ层锥体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的分布,尤其注意它们与皮质微血管的关系。方法:采用NADPH-d组化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数量较少,额、顶叶约半数的NOS神经元直接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枕、额叶中约三分之一的NOS神经元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而NOS阳性纤维多且密集成网状,额、顶叶的终末数量明显多于枕、颞叶,其中6%~7%的阳性终末分布至血管壁。结论:大脑皮质内的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参与皮质微循环的调节。  相似文献   
26.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大脑皮质血管构筑及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研究庄明华,常立功,李进(中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沈阳110001)黄集前,宋今丹(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教研室沈阳110001)既往研究资料表明,大脑皮质血管构筑的研究多采用各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27.
人大脑内部微血管构筑——组织化学显示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对血管内皮的染色方法,光镜观察了3例人大脑内部的微血管构型。结果,皮质短动脉进入皮质内的分枝去向有:1.皮质返枝;2.水平枝;3.下降支。皮质长动脉末端的分枝类型分为:1.血管栅栏样分枝型;2.烛台样或小锚样分枝型;3.树根样分枝型。看到了从微动脉、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连续性通路。论述了皮质动脉与静脉之间在形态学方面的差别及皮质内血管吻合的几种形式,为更好地理解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类型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 ;②去甲基肾上腺素在休克状态下对口径为 60 .15 μm的动脉血管处未引起明显的血管运动 ,而川芎嗪能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大剂量川芎嗪引起强烈的血管运动 ;③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④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中小血管处明显。结论 :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9.
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和室管膜下区细胞增殖及巢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对大鼠脑皮层和室管膜下区细胞增殖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脑皮层和室管膜下区的细胞增殖及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结果:脑缺血大鼠室管膜下区细胞增殖明显增加,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也显著增加;大脑皮层细胞增殖无明显改变,但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脑缺血损伤可激活室管膜下区与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提示脑缺血大鼠室管膜下区与大脑皮层的神经干细胞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30.
皮质—网状—脊髓通路——HRP法结合溃变电镜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德成 《解剖学杂志》1998,21(3):219-223
用HRP逆行标记法结合溃变电镜技术,观察了12只大鼠的蓝斑,外侧网状核,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在旁正中网状核中皮质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其与网状脊髓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损伤皮质感觉运动区的各例动物,均出现两种溃变型,电子致密型和微丝增生型。前者为皮质的主要溃变型,分布于各核;后者出现很少,只见于外侧网状核。电子致密型终扣有大小两种,大终扣少,有含圆形清亮型小泡,多形清亮型小泡,清亮型和颗粒型小泡并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