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84篇
内科学   349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865篇
预防医学   273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1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探究针对隐裂牙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配合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东莞厚街宝屯元美口腔门诊部收治的90例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配合全冠修复,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配合全冠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齿美学效果、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8.89%(P <0.05);观察组覆盖良好、牙齿整齐及磨牙中性咬合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8.89%(P <0.05)。结论 对隐裂牙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配合全冠修复的效果优于多次根管治疗配合全冠修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不良状态,有利于提高牙齿美学效果,增强咀嚼效率及咬合力,且并发症较少,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2.
1992-2002年采用免疫化学治疗转移性肾癌(mRCC)患者105例,Ⅰ组70例使用干扰素(IFN)α2a加长春碱(VBL),Ⅱ组35例使用IFNα2a加白介素(IL)2加5氟尿嘧啶(5FU),2组患者有可比性,治疗前均未行免疫化疗。治疗方案:Ⅰ组:IFNα2a1000万单位/m2皮下注射,3次/周,>6周。VBL0.1mg/kg第1、22天静脉注射。Ⅱ组:IFNα2a600万单位/m2第1、4周的第1天,第2、3周第1、3、5天,900万单位/m2第5~8周第1、3、5天皮下注射。IL21000万单位/m2,第1、4周第3、4、5天,2/d,皮下注射,第2、3周第1、3、5天500万单位/m2皮下注射。5FU1000mg/m2第5~8周第1天静脉…  相似文献   
33.
患者 女,4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头颈部、上胸部及上肢轻度肿胀5天,伴头晕、乏力,之后逐渐加重,并感左肩部胀痛入院.  相似文献   
34.
不同干预因素对供皮区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按循证医学的原则去探讨较厚供皮区的较好覆盖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①不同生物敷料覆盖供皮区的观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8例患者16鼓皮供区分为8个区组,每组4个创面。观察区分别行"L"、"Z-S"、"Z-Y"、"Z-J"覆盖。②复合皮与凡士林油纱覆盖供皮区的对比观察:选取后躯作供皮区,取皮厚度0.6mm,共23例,将1鼓供区创面一分为二,共46处创面,形成23个对子,随机选取1组应用"F"覆盖,对照区单用"L"。③皮下注液对取皮厚度的影响:当同时切取2鼓时,1鼓注液另一鼓不注液;当切取1鼓时,其中1/2注液,另1/2不注液。皮下注液完成后,同一医师用同一皮鼓切取同厚皮肤(0.6mm)。取皮结束时供皮区均应用凡士林油纱覆盖。用活检器分别取自游离皮肤组织注液区和非注液区各一块,置体积分数10%的中性缓冲甲醛中固定。结果从愈合天数上观察不同覆盖物中以"Z-S"组愈合最快,其次是"L"组,自愈最慢的是"Z-Y"组。"Z-J"组供区愈合后外观瘢痕增生程度及患者自诉瘙痒、疼痛程度明显减轻。"F"组瘢痕增生程度及患者自诉瘙痒疼痛程度最轻,外观接近正常皮肤;取皮前皮下注液后使得皮肤线向外推移,较少或不伤及网状深层,便于取得较薄的中厚皮,从而有利于供皮区愈合。结论对于中厚或厚中厚供皮区如条件允许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所形成的复合皮移植效果最好,桀亚敷料皮加自体微粒皮或生物敷料A加自体微粒皮进行供皮区覆盖、皮下注液后取皮等方法均有助于提高供皮区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基因治疗在组织移植方面的方法。应用 构建并体外扩增表达质粒pcDNA3.1/Zeo( )-VEGF165,以之直接皮下注射转染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模型。通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其对皮瓣活力的影响,并采集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基因转染组在毛细血管周围及肌间隙可见VEGF的沉积,与对照组相比皮瓣的平均成活面积显著增加。结论 皮下注射的基因在组织中能够表达VEGF,增加皮瓣活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皮下注射进针角度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科书中规定,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斜刺进针法),迅速将针梗的2/3刺入皮下。而在临床上我们采用90°角刺入(垂直进针法),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和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胰岛素泵在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糖代谢异常的不同处理方法。方法肝移植手术后糖代谢异常患者27例,随机分为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ultiple daily subcutaneous injection,MDSI)。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院内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的糖代谢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可以达到目标值,CSII组较MDSI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切口愈合时间短,院内感染率低。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糖代谢状态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肝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控制,胰岛素泵较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根管治疗方法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9.7%)(P<0.05);观察组中共出现并发症4例(6.25%),对照组14例(21.8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疗效更理想,并发症也较少,也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患者接受度也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康明虹 《中外医疗》2016,(25):50-52
目的:比较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及随访1年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为(2.64±0.45﹚分,与对照组(3.89±1.36﹚分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9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反复治疗的痛苦,且于多次根管治疗术相比,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优先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  相似文献   
40.
蓝志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19-42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输注诺和灵,对比2组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均可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胰岛素泵治疗可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