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6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491篇
内科学   334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7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93篇
综合类   2580篇
预防医学   51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915篇
  23篇
中国医学   427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在严重多发伤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总结其DCO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19例中存活17例(89.5%),死亡2例(10.5%);死亡原因:2例均于术中或术后24 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不全综合征(H-MODS);随访8~34个月,存活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DOC在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时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并采取一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术后康复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调查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患者腹腔室隔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计算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发生率,多因素分析腹腔室隔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是腹腔室隔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APACHE Ⅱ评分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患者,23例(28.1%)患者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多因素分析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患者腹腔室隔综合征发生率较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49-52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80例,依据患者意愿及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组(DCS组,n=40)和早期全面治疗组(ETC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CS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TC组(P0.05),输血量显著少于ETC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7.5%(7/40)、7.5%(3/40)均显著低于ETC组27.5%(11/40)、30.0%(12/4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较早期全面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多发外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多发外伤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型院前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救治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处理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受伤至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入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前的病死率、并发症率、救治后6个月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有利,是一种优秀的院前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傅家清  田景中 《安徽医学》2020,41(7):828-83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对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技术救治,统计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根据存活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乳酸清除时间为(10.28±1.30)h,体温恢复时间为(8.39±1.14)h,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为(12.31±1.47)h,住院时间为(20.50±3.26)d,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存活率为9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脏器损伤分级(OI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进入ICU时低体温、估计失血量和腹部大血管破裂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IS分级、ISS评分、进入ICU时低体温、估计失血量和腹部大血管破裂均为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损伤控制理论对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较好,患者预后与OIS分级、ISS评分、进入ICU时体温、估计失血量和腹部大血管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累及不同部位的结核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性别分布差异。方法连续收录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新发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结核累及部位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人群中性别、年龄差异,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结核病患者344例(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75例,多发结核患者49例),健康志愿者350例。病例组中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 ■=1.285)。单纯肺结核(■=1.440)和多发结核患者(■=1.306)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1.696),但尚不能认为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与对照组间存在性别差异(P=0.636)。结论男性是罹患肺结核及多发结核的危险因素,女性则更容易进展为脊髓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行手术治疗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0.
胸主动脉血栓引起的全身多发栓塞十分罕见 ,我院于2 0 0 4年 2月 1 3日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患者男 ,5 2岁 ,因腹痛 1 0d ,黑便 5d入院 ,入院前 3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跛行 ,未行诊治。入院体检 ;WBC 1 3 9,中性 78 4 1 %,PLT 35 6 8,FIB 974 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