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30篇
  免费   4133篇
  国内免费   3681篇
耳鼻咽喉   369篇
儿科学   244篇
妇产科学   307篇
基础医学   3507篇
口腔科学   1140篇
临床医学   6364篇
内科学   3395篇
皮肤病学   297篇
神经病学   1205篇
特种医学   18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4110篇
综合类   16554篇
预防医学   6940篇
眼科学   534篇
药学   6800篇
  94篇
中国医学   6115篇
肿瘤学   1121篇
  2024年   677篇
  2023年   2338篇
  2022年   1758篇
  2021年   1765篇
  2020年   1538篇
  2019年   1459篇
  2018年   884篇
  2017年   1159篇
  2016年   1443篇
  2015年   1676篇
  2014年   2476篇
  2013年   2426篇
  2012年   3400篇
  2011年   3733篇
  2010年   3333篇
  2009年   3268篇
  2008年   4225篇
  2007年   3417篇
  2006年   3060篇
  2005年   3294篇
  2004年   2233篇
  2003年   1991篇
  2002年   1512篇
  2001年   1268篇
  2000年   1089篇
  1999年   923篇
  1998年   796篇
  1997年   734篇
  1996年   615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灰色GRM(1,1)药物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传统的累加生成提出倒数累加生成的定义 ,并给出其灰色 GRM(1,1)模型及其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灰色 GM( 1,1)模型预测大庆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 ,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发病率GM( 1,1)模型为 :x( k+1) =-12 1.0 449e- 0 .2 859k+181.0 0 42 ,预测平均残差为 :e=-0 .10 963,后验差的比值 C=0 .0 742 <0 .35 ,则 P>0 .95 ,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993.
应用可逆与两级复合型催化模型拟合分析了某地区不同年龄钩虫感染率资料 ,并应用复合型催化模型拟合分析了潼南县、中江县、蓬溪县、南充县不同地区钩虫感染率资料 ,通过χ2 配合适度检验 ,结果表明拟合良好 ( P<0 .5 0 )  相似文献   
994.
就一类具有两阶段结构和非时滞的自治 SI传染病模型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疾病消除平衡点与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及全局渐近稳定性 ,得到了传染病最终消除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数学模型探讨计划免疫前后麻疹发病季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与余弦模型对某地开展计划免疫前后麻疹发病季节特征进行分析 ,求得计划免疫前麻疹的发病时点为 4月上旬 ,高峰时区为 1月中旬~ 6月下旬 ;开展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的高峰时点为 4月中旬 ,高峰时区为 2月中旬~ 6月中旬。通过对求得模型的拟合 ,并求得第二谐量三角多项式的决定系数均在 98%以上 ,表明用该模型拟合资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北京市卫生状况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M(1 ,1 )模型 ,根据北京市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经检验 ,模型拟合精度高 ,外推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武汉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市民进行SARS相关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调查 ,探讨公众对SARS的理性认知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政府干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 ,公众对SARS总体认知率较高(80 43 % ) ,文化程度和对SARS的理性认知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25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旨在提高肝移植麻醉的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或静吸复合全麻加硬膜外麻醉,通过无创监测HR、SpO2、ECG、PetCO2、Peak、尿量、鼻温肛温,有创监测AP、CVP、PAP、PCWP、CO、SvO2、中心血温、凝血弹力图、ACT、动脉混合静脉血气、电解质、血糖、乳酸等进行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氧供需平衡、酸碱平衡、电解质、血糖、乳酸、体温的调控和肾功能保护以及无肝期VVB的应用和非VVB的处理。结果 无肝前期重点在于扩充血容量、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无肝期主要预防和纠正低温、心律失常、低血糖、高血钾、低血钙、代谢性酸中毒以及无尿或少尿的处理,新肝期主要预防和治疗再灌注综合征。结论 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完善的监控手段,合理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氯供需平衡、酸碱平衡、血气电解质、血糖、体温调控以及肾功能保护和VVB的应用均有助于提高原位肝移植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低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为无痛人流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人工流产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I组)及异丙酚(Ⅱ组)比较观察。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疗效较好,优于单纯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1000.
为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下吸入12 %氧气建立大鼠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及稳定性 ,将动物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 ,在HFO下给大鼠吸入12 %氧气 ,连续观察肺动脉压(PAP)的变化 ,并测定吸12 %氧气后5min、10min、15min、30min和40min各时间点PAP值 ,观察基础和吸12 %氧气后血液气体交换情况 ,结果显示 :进入实验组的18只大鼠均在30min内达到低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吸入低氧15min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90 ,P<0.05) ;心率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32 ,P>0.05) ;PaCO2 和肺内动静脉分流 (Qs/Qt)差异均无显著性 (分别t=0.25 ,t=0.70 ,P>0.05)。提示HFO下吸入12 %氧30min可建立稳定的急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