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79篇
  免费   2948篇
  国内免费   764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202篇
基础医学   1793篇
口腔科学   553篇
临床医学   8621篇
内科学   3713篇
皮肤病学   630篇
神经病学   505篇
特种医学   13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07篇
综合类   18790篇
预防医学   27786篇
眼科学   344篇
药学   12661篇
  78篇
中国医学   4523篇
肿瘤学   370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918篇
  2022年   1174篇
  2021年   1766篇
  2020年   1324篇
  2019年   883篇
  2018年   588篇
  2017年   1067篇
  2016年   1341篇
  2015年   1748篇
  2014年   3542篇
  2013年   3798篇
  2012年   4755篇
  2011年   5084篇
  2010年   5050篇
  2009年   4391篇
  2008年   5757篇
  2007年   4458篇
  2006年   4131篇
  2005年   4368篇
  2004年   4425篇
  2003年   4113篇
  2002年   3384篇
  2001年   2948篇
  2000年   2111篇
  1999年   1664篇
  1998年   1357篇
  1997年   1316篇
  1996年   1177篇
  1995年   1066篇
  1994年   1020篇
  1993年   627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419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预防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又名牙科恐惧症(Dental Phobia)、口腔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是患者对口腔科治疗怀有紧张不安、焦虑害怕甚至恐惧心理,出现尖叫、抗拒或逃避行为的综合症状群。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生率在5%到80%都有报告,儿童的发生率更高。其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儿童期不良牙科经历、周围人群特别是母亲对牙科治疗的态度、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儿童期受性虐待史等。症状包括:①行为表现,如焦虑不安、恐惧表情、反抗或拒诊行为;②生理反应,如面色苍白、肌肉紧张、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胃肠不适甚至呼吸困难。随着新的医学模式观念的普及,儿童DF的防治需要越来越迫切。现就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调查表,收集1219名65-74岁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信息,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219名老年人中平均失牙9.1颗,其中343例(28.1%)的老年人口内没有咬合接触区。93名有轻度或重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损者比例随着口内咬合支持区数目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与其咬合支持区的数目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目前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对子女牙齿排列与咬合情况,即儿童早期错畸形的关注现状.方法:采用填写问卷方法对2007-03~09期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83 份.结果:783 例患儿中, 因龋病及其并发症就诊者占51.3%,以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为主诉就诊患儿占35.0%.注意到孩子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家长有510 名,其中希望治疗者474 名,不希望治疗者36 名;从未关注过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者273 名.对上前牙和下前牙排列不齐的关注率分别为56.6%和47.4%,注意到前牙咬合异常者占50.5%.有71.5%的家长是通过自己注意的途径得知子女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48.7%的家长填写了个人资料,其中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3.9%. 结论: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到自己孩子的牙齿排列与咬合状况,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及家长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广东省口腔疾病发病现况的抽样调查和对口腔保健机构、医技人员现状的调查,根据专家预调报告,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2000年广东省口腔疾病发病趋势,医技人员供给量和需求量作出预测,对2000年口腔医技人员培养和口腔保健规划提出了作者的意见。作者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中除了适当增加正规学校的口腔专业招生外,加强农村和基层的初级口腔保健人员的培训,是解决口腔医技人员严重不足,保证“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保健”的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6.
对儿童牙科门诊病人和治疗种类的调查分析,能有效地反应口腔卫生以及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状况,依据调查结果评估儿童牙科技术水平的变化及进步。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度与2005年度我院口腔科所有儿童病人首次就诊的病例记录资料完整者(筛除记录不详者),分别为986份和1021份。1.2调查项目1.2.1将首诊主诉的项目分别归纳为:龋齿充填、牙外伤、疼痛肿胀、定期检查、牙列异常(乳牙早失、错矫治等)、其他(黏膜疾患)。1.2.2将主诉牙治疗的项目分别归纳为:牙体修复、牙髓治疗、拔牙、预防性矫治(间隙保持器,错矫治)、预防性处置(窝沟封…  相似文献   
27.
3612名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萌出的特点以及阻生牙的分布情况,为口腔临床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口镜在灯光下口内直接观察的方法,对3 612名17-21岁大学生的第三磨牙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17-21岁青年第三磨牙的萌出率为48.42%,男性52.02%,女性44.62%;②各年龄组的萌出率有差异,而且萌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③18、28、38、48 4个牙的萌出情况也有差异,下颌牙萌出率高于上颌牙。④左右对称性、上下对应性萌出比非对称性或非对应性萌出的比例高。结论:第三磨牙的萌出高峰在20-21岁,其萌出主要与年龄有关,其他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8.
29.
沈阳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并分析沈阳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标准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对沈阳市2674名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结果:第一恒磨牙总的患龋率为53.74%,受检者龋均为1.01,患龋者龋均为1.88。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7-12岁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12岁后患龋率上升变化较为平缓。患龋率下颌高于上颌,第一恒磨牙总体充填率为54.42%。结论:沈阳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充填情况相对较好,应加强对第一恒磨牙龋患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6月-门诊中药房接受存在处方问题的164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中药处方分析,明确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统计被干预处方的来源科室,最终与来源科室沟通纠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164例中药处方分析结果显示超量是主要的处方问题(占54.88%),其次为配伍禁忌(26.83%),二者均明显高于其他处方问题发生率(P<0.05);而问题处方来源主要集中在消化与肾病科、儿科、名中医科以及肿瘤与风湿科;164张问题处方经分析以及与来源科室沟通、修正后均满足中医药合理用药要求。结论:临床中药处方中超量、配伍禁忌等问题现象较为普遍,经中药处方分析可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中医药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