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4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778篇
口腔科学   463篇
临床医学   772篇
内科学   697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44篇
综合类   2242篇
预防医学   462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613篇
  5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4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构建串联式表达Alloferon-1的原核重组表达系统,检测合成及重组表达的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法,构建含6×His-EK-8×Alloferon-1-EK-6×His序列的人工融合基因;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并构建该人工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了解目的重组产物8×rAlloferon-1-EK表达情况和产量;采用Ni-NTA亲和层析及EK酶切和Sephadex G-50层析法提纯8×rAlloferon-1-EK及rAlloferon-1-EK;采用MTT法检测rAlloferon-1-EK体外抑制KB、SGC和HL-60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与直接合成的Alloferon-1(sAlloferon-1)和Alloferon-1-EK(sAlloferon-1-EK)的抗肿瘤作用比较。结果:获得了序列正确的目的人工融合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系统pET42a-8×rAlloferon-1-EK-E.coliBLDE3。在IPTG诱导下,该原核重组表达系统可表达串联式目的重组蛋白8×rAlloferon-1-EK,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0%。Ni-NTA和Sephadex G-50层析后,可分别获得8×rAlloferon-1-EK和rAlloferon-1-EK。在25~100μg/ml剂量范围内,sAlloferon-1、sAlloferon-1-EK和rAlloferon-1、rAlloferon-1-EK均有明显抑制KB、SGC和HL-60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效果(P<0.01),且四者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串联表达rAlloferon-1的原核表达系统,其表达产物具有与合成的Alloferon-1和Alloferon-1-EK相似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重组鼠adiponectin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adiponectin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鼠脂肪组织总RNA,运用RT-PCR方法扩增鼠adiponectincDNA完全编码区,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CDNA3.1( )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并检测其体外表达和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PCR扩增后获得一744bp片段,并经测序证实,Western-blot检测到其体外表达。在体外的细胞学实验中,将重组质粒转染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变小皱缩,4T1细胞生长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到该组细胞中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鼠重组adiponectin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吴作友  陈斌  孔琦 《肿瘤学杂志》2008,14(11):947-950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l)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减少转移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复杂多样而又非典型,它可与mSin3-HDAC复合体相互作用,恢复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连接通讯,抑制磷酸肌醇信号转导等。全文综述BRMS1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研究表明,雌激素在诱导乳腺癌发生和细胞增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雌激素及其受体组成的蛋白复合体作用于乳腺细胞,促进多种基因的转录调节。临床上,大约2/3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且具备生物活性功能,能促进和维持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查乳腺癌细胞是否含有ER,和ER对雌激素的应答性来决定是否应用抗雌激素药物。  相似文献   
85.
采用德国WIP Dental公司生产的Compo flow流动复合体治疗磨牙窝沟龋,并进行了3年的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Cbfa1因子对成纤维细胞中软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ang W  Zhu YP  Wang J  Deng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129-1132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Cbfa1在软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技术,直接从E13.5d胎鼠肢芽细胞中克隆出Cbfa1全长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到13cDNA3.1质粒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了克隆的正确性。在构建出Cbfa1真核表达载体后,将其转化到成纤维细胞中,48h后比较转染组和未转染组Sox9、Sox5和Sox6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72h后比较转染组和未转染组中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Cbfa1在成纤维细胞中的高表达能提高Sox9和Ⅱ型胶原的表达,但Cbfa1在成纤维细胞中的高表达对Sox5和Sox6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Cbfa1可能参与了软骨细胞的发育调控。  相似文献   
87.
88.
神经胞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胞吐机制是突触传递研究了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胞吐分子机制的SNARE学说,以及参与神经胞吐的相关蛋白及其功能的进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人体内头孢类药物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质粒消除状况 ;方法 :对住院病人的大肠杆菌培养 ,然后通过电泳进行耐药性质粒分析 ;结果 :住院病人联合应用头孢类药物前 ,大肠杆菌耐药性质粒带有 2~ 6条 ,用药 2周后 ,质粒带为 0~ 1条。同时做药敏试验显示 ,90 9%的菌株对十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降低 ,只有四环素耐药率增高 ;结论 :头孢类药物对痢疾病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质粒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90.
刘丽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2006,26(11):831-835
目的建立鸡形觉剥夺性动物模型,通过观察用庆大霉素破坏小鸡视网膜后,后极部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Ⅱ(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变化,探讨视网膜在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发生、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方法48只白色来亨鸡(鸡龄2d,SPF级)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其中A组、B组在第2d即行双眼半透明眼罩遮盖同时行右眼玻璃体内1次注射庆大霉素400μg;C组仅右眼玻璃体内1次注射庆大霉素400μg不予遮盖,左眼不作处理为自身对照;D组不作任何处理,为正常对照组。在第3周末,对全部小鸡行检影验光测屈光度后,将A、C2组鸡处死,迅速摘除双眼球,测量其前后径。并随机取出2只送病理组织切片;B组摘除双眼眼罩后继续饲养3周,在第6周末对B、D2组行检影验光后将其处死,摘除双眼球测量眼球前后径。用7mm直径环钻钻取后极部巩膜组织,研磨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标本,对所有标本采用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MMP-2活性浓度。所有数据经过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第3周末,A、B两组双眼屈光度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组和D组双眼屈光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8,0·920),且A、B2组与C组双眼屈光度比较均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双眼眼轴测量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双眼眼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时,右眼眼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眼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第6周末,B组去遮盖后双眼屈光度及眼轴测量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D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B组去遮盖前后双眼屈光度之间具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01)。ELISA结果显示,除了A组双眼后级部巩膜MMP-2含量自身对照及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外(P<0.001),另外3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能一定程度的减轻近视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