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638篇 |
免费 | 2007篇 |
国内免费 | 23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9篇 |
儿科学 | 309篇 |
妇产科学 | 515篇 |
基础医学 | 3842篇 |
口腔科学 | 367篇 |
临床医学 | 3819篇 |
内科学 | 4177篇 |
皮肤病学 | 528篇 |
神经病学 | 467篇 |
特种医学 | 9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5篇 |
外科学 | 1324篇 |
综合类 | 9683篇 |
预防医学 | 3643篇 |
眼科学 | 264篇 |
药学 | 3066篇 |
33篇 | |
中国医学 | 1614篇 |
肿瘤学 | 29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2篇 |
2023年 | 861篇 |
2022年 | 949篇 |
2021年 | 1014篇 |
2020年 | 970篇 |
2019年 | 677篇 |
2018年 | 431篇 |
2017年 | 571篇 |
2016年 | 745篇 |
2015年 | 728篇 |
2014年 | 1213篇 |
2013年 | 1227篇 |
2012年 | 1400篇 |
2011年 | 1666篇 |
2010年 | 1626篇 |
2009年 | 1739篇 |
2008年 | 1789篇 |
2007年 | 1774篇 |
2006年 | 1887篇 |
2005年 | 2320篇 |
2004年 | 1820篇 |
2003年 | 1558篇 |
2002年 | 1519篇 |
2001年 | 1468篇 |
2000年 | 1222篇 |
1999年 | 1001篇 |
1998年 | 875篇 |
1997年 | 788篇 |
1996年 | 739篇 |
1995年 | 630篇 |
1994年 | 594篇 |
1993年 | 423篇 |
1992年 | 397篇 |
1991年 | 287篇 |
1990年 | 285篇 |
1989年 | 231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12(4):266-266
据2008年6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前主席约翰·伯杰龙发起一项大规模的破译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目标是花费约10年时间将人体所有蛋白质归类并描绘出它们的特性.并揭示它们在细胞中所处的位置及每种蛋白质与其他哪些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启动了基因组计划,并经过13年的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相似文献
82.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15例鼻咽癌19处癌旁病变的上皮细胞核DNA含量并与浸润癌相比较。中、重度异型增生上皮细胞核DI及超过2.5c细胞的百分数处于单纯增生+轻度异型增生与浸润癌之间,3组DI及超过2.5c细胞的百分数差异显著。中、重度异型增生以非整倍体为主,其细胞核DNA含量组方图相似于浸润癌。从细胞核DNA含量角度来看,中、重度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对比研究袁晓璞,丁雁本文用套式PCR检测318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同时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二对半,以探讨乙肝病毒的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血清标本来源门诊及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的遗传传递,我们对乙型肝炎患者38个家系82个个体检测了血清游离型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整合型HBV DNA U5样序列片段和单链DNA构象多态性等实验指标。发现男患者及其发病后出生子女U5样序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发病前出生子女;U5样序列检出率在HBP和其发病后出生子女呈一致性增高;HBP与其发病后出生子女可具有完全一致的单链泳动变位结果。 相似文献
85.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4):122-122
其中与遗传有关的竞有四项:
1.从化石中提取DNA(从尼安德特人和猛犸化石中获取)。
2.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病基因,还发现一种药物可治此病。 相似文献
86.
细胞色素P450 1A1cD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CytP4501A1cDNA片段亚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高表达型穿梭载体中,酶切图谱显示片段被正向克隆于多克隆位点中。运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入人羊膜FL细胞中国仓鼠CHL及V79细胞中,经G418筛选3周后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并扩大成系。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脂血、高胆红素和溶血标本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乙肝大三阳高脂血和非脂血、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同时作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将HBVDNA阴性黄疸血清和HBVDNA阴性正常血清与来自同一份乙肝大三阳血清混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HBVDNA荧光定量。结果:乙肝大三阳溶血与未溶血样本HBVDNA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乙肝大三阳高脂血的HBV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标本。高黄疸血清、正常对照血清与相同的HBVDNA阳性模板组合后所测得的HBVDNA结果无差异。结论:脂血对HBVD-NA定量测定有严重干扰;溶血样本、高胆红素样本对HBVDNA测定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89.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8/4/30)报道,美国奥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分析来自于奥勒冈沙漠洞穴出土的人类粪化石时,由DNA化验得到的结果显示,在14300年前应该就有人类居住在北美洲地区,这项发现比起12000年前的克劳维斯文化(the Clovis culture)大约早了1000多年。 相似文献
90.
近来发现注入编码各种蛋白的质粒可在体内产生相应的CTL和抗体,使接种质粒成为一种新的特异性免疫方法,它可引起MHC-I和MNC-Ⅱ介导的免疫应答,使之可能成为发展肿瘤疫苗的理想方法。根据癌变的遗传学,用质粒可有效地构建亚单位和多亚单位疫苗,DNA编码的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片断作为新的抗原可打破免疫耐受,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