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45篇
  免费   6481篇
  国内免费   3538篇
耳鼻咽喉   400篇
儿科学   306篇
妇产科学   451篇
基础医学   4945篇
口腔科学   793篇
临床医学   18452篇
内科学   3436篇
皮肤病学   527篇
神经病学   1264篇
特种医学   18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3361篇
综合类   33497篇
预防医学   27647篇
眼科学   631篇
药学   9314篇
  399篇
中国医学   5701篇
肿瘤学   1033篇
  2024年   728篇
  2023年   2599篇
  2022年   2641篇
  2021年   2959篇
  2020年   2788篇
  2019年   2507篇
  2018年   1498篇
  2017年   2174篇
  2016年   2511篇
  2015年   3071篇
  2014年   5405篇
  2013年   5431篇
  2012年   6997篇
  2011年   7368篇
  2010年   6464篇
  2009年   6499篇
  2008年   9260篇
  2007年   6715篇
  2006年   6296篇
  2005年   6694篇
  2004年   4838篇
  2003年   4089篇
  2002年   2793篇
  2001年   2557篇
  2000年   1860篇
  1999年   1516篇
  1998年   1098篇
  1997年   915篇
  1996年   809篇
  1995年   778篇
  1994年   598篇
  1993年   371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退化.眼疾也会增多。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对于防止眼疾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易患的眼疾。1.老花眼。40岁之后,由于水晶体老化失去弹性,调适能力降低,导致看近物时模糊。门诊时常见许多未到40岁却已有老花眼症状的患者,经检查后,发现许多都是所配戴眼镜度数不正确所导致。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以及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浦东新区6 824名小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随机整群抽取1 122名小学生和家长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 089份,有效率为97.1%。结果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0%和10.7%,总超重率为32.7%,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5%和13.2%,总超重肥胖率为37.8%,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0%和7.7%,总超重率为26.7%,男生超重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1,P0.01),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04,P0.01)。全体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4.68±1.166)分,学生对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钙元素和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等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对于相对专业的营养知识掌握较差。学生对零食、饮料的食用频率较高,1周吃8~14次分别达到10.1%和10.6%,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零食、饮料和油炸烧烤等食品食用频率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4.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调查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6 1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1 241名(20.2%)中学生在过去12个月里有过自杀意念,250名(4.1%)在过去12个月里尝试自杀.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女性、不住校、独生子女、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情感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7,1.64,0.84,0.72,0.67,0.58,2.06,2.45,2.12,1.68,2.82,1.62);尝试自杀与女性、不住校、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躯体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52,2.25,0.52,0.49,0.47,1.79,2.17,1.97,1.94,3.14,1.66).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自杀意念较为普遍,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学生的自杀风险,以减少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探讨大学生在焦虑状态下心率变化的特点,为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及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在校园招募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共收集有效样本245例,从中随机抽取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各53名,采集静息状态下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对照组时域指标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低频与高频功率比(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H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在频域指标VLF中,焦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指标在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消化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护生48人(全部为女生),按照实习先后顺序,前24人作为试验组,给予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后2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讨论两组护生在理论和操作成绩和对带教满意度方面有无差异.两组学生在试验开始之前的成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试验组在理论、操作、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带教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心理剧在护生共情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选择大学护理专业的6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选择34人作为观察组,33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设置课程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的模式为传统教学与心理剧教学融合,同时对护生存在共情的基本心理护理技能进行重点培养。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后两组护生普通、临床共情能力[(86.86±11.09)、(76.26±6.94)分与(123.40±28.49)、(109.25±28.6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课程实施前后普通、临床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47、3.496,均P0.05)。结论心理剧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普通、临床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79.
80.
探讨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久坐引起的肩颈、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为防治大学生肩颈腰背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桂林市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350名有肩颈或腰背疼痛问题的大学生分为两组(n=175),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处方干预,干预组进行为期12周的太极拳练习.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腰椎JOA评分、V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分,及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t值分别为21.87,18.39,19.40,21.00,18.53,39.08,P值均<0.0l),且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为(1.51±0.63),低于对照组(3.49±0.75)(t=26.74,P<0.05).研究组大学生的疼痛频率降低、疼痛时间缩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大学生的总有效率为86.86%,高于对照组的4.00%(x2=242.31,P<0.05).结论 对于大学生久坐引起的肩颈、腰背疼痛,坚持进行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放松肩颈腰背肌肉,活动各部位关节,缓解肩、颈、腰、背各部位疼痛,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