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4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与文摘(EMbase.com)和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比较DLKP和PKP在治疗圆锥角膜方面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与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对照研究14项(3137只眼),其中随机对照试验3项,非随机对照试验8项。在这11项研究中,结果显示,在术后视力方面,DLKP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达0.5及1.0以上的眼数较PKP组少,且DLKP组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数较PKP组更偏向于近视,而术后散光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在保护角膜内皮方面,DLKP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多于PKP组;在移植排斥反应方面,DLKP组术后总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PKP低,尤其是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DLKP组基本不发生。结论:根据目前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尽管PKP在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DLKP术后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和内皮衰竭的几率低,安全性更高。因此,DLKP为治疗轻、中度圆锥角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圆锥角膜的共焦显微镜表现临床分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临床上不同阶段圆锥角膜的共焦显微镜图像,推测圆锥角膜的病理发展过程,并进行圆锥角膜的共焦显微镜分级。方法 采用共焦显微镜(Confoscan 2.0),观察24例24眼不同发展阶段(lawless分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共焦显微镜图像,进行分析并提出焦显微镜下的临床分分期。结果 共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首先出现了排列规则的裂隙状暗纹,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病变逐渐由角膜后弹力层向前发展,逐渐累及角膜的后基质和前基质,同时角膜基质细胞核拉长、排列出现紊乱,前后基质细胞失去了原有特征。急性圆锥角膜的患者角膜基质细胞出现水肿,角膜瘢痕在共焦显微镜下呈强反光的无细胞样结构。讨论 共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的病理发展过程,是从角膜后弹力层开始,由后向前发展,逐渐累及角膜的后基质、前期基质,最后角膜破裂引起急性圆锥角膜,角膜出现水肿,愈合后遗留瘢痕。据此提出圆锥角膜共焦显微镜分期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角膜裂隙样暗纹累及角膜后弹力层;第二阶段、角膜裂隙样暗纹累及角膜后后基质;第三阶段、角膜裂隙样暗纹累及角膜前基质;第四阶段、出现角膜基质水肿或者瘢痕。  相似文献   
13.
早期圆锥角膜(keratoconus,KC)的诊断有助于在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前识别需要监测的患者。及时干预患者的病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对预防医源性角膜扩张和减轻角膜移植负担至关重要。早期KC的诊断技术种类繁多,包括角膜地形图、角膜像差、角膜上皮和全层厚度测量、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角膜生物力学测量和基因检测等。由于单用一种技术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使用多种评估技术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评估角膜,这将成为今后早期KC诊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9例(11眼)圆锥角膜患者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进行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供体及受体角膜均采用500 kHz VisuMax飞秒激光进行垂直边切,术前超声测量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厚度为(359.7±49.8)μm,术前UCVA为指数~0.1,术前BCVA为指数~0.12,供体直径为(7.51±0.14)mm,受体直径为(7.38±0.10)mm,随访时间为(7.70±2.8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术后早期所有角膜植片透明。角膜厚度为(481.4±51.3)μm,角膜地形图恢复正常形态。术后最后1次随访,UCVA为0.15~0.40,BCVA为 0.30~0.80。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对于圆锥角膜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使用Pentacam对圆锥角膜和健康角膜的光密度进行测量,比较健康角膜与不同等级圆锥角膜的透明度.方法 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对照组(30例30眼正常角膜)以及圆锥角膜组(36例36眼圆锥角膜)的光密度,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别测量0~2 mm、2~6 mm、6~ 10 mm、10 ~ 12 mm直径范围的前层(120μm)、后层(60 μm)以及中间层的角膜光密度.使用Amsler-Krumeich分级方法对圆锥角膜进行分级,对比不同等级光密度差异.分析圆锥角膜光密度与厚度、陡峭K值的相关性.结果 总直径的全层角膜光密度圆锥角膜组(17.96±3.23)和对照组(17.39±1.9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4);但是在0~2 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中层、全层,2~6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以及总直径的前层中,圆锥角膜组的光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按照圆锥角膜等级分组,对照组角膜光密度与轻度圆锥角膜组各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对照组角膜光密度与中度圆锥角膜组0~2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圆锥角膜在0~2 mm直径范围内各层光密度较对照组、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均显著增高(均为P<0.05),在2~6 mim直径范围和总直径的前层、中层和全层与其余三组相比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的陡峭K值与0~2 mm直径范围的总角膜光密度显著相关(P<0.05).圆锥角膜组的角膜顶点以及角膜最薄点的厚度与光密度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相比正常角膜,轻度圆锥角膜光密度不发生改变,中度圆锥角膜光密度增高主要发生于角膜前层0~2 mm直径范围内,重度圆锥角膜光密度增高主要发生于角膜前层0~6 mm直径范围内和角膜中层2 mm直径范围内,而且圆锥角膜光密度随疾病发展而增高.角膜光密度是圆锥角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可以用来检测圆锥角膜发病进程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圆锥角膜快速跨上皮交联手术前以及术后1mo Corvis ST参数的重复性及差异性。方法:研究纳入了30例30眼圆锥角膜患者进行分析。圆锥角膜患者术前和术后1mo分别进行三次Corvis ST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克伦巴赫alpha系数(Cronbach'α)、可重复性系数(RC)和变异系数(CV)评估Corvis ST参数的可重复性。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术前与术后Corvis ST参数的差异。结果:术前39个Corvis ST参数中,26个(66.67%)参数重复性较好,6个(15.38%)参数重复性中等,7个(17.95%)参数的重复性较差。交联术后1mo,34个(87.18%)参数的重复性较好,3个(7.69%)参数重复性中等,2个(5.13%)参数的重复性较差。与术前相比,交联术后1mo圆锥角膜患者的眼压、生物力学校正眼压、第一次压平时间、曲率半径、第一次压平时的形变幅度、最大压陷偏离长度、角膜硬度参数值增加;而陡峭曲率、平坦曲率、平均曲率、第二次压平时间、2 mm最大形变幅度比值和综合半径值降低(均P<0.05)。结论:交联手术前和术后1mo Corvis ST参数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术后1mo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硬度较术前增加。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红卫  陈建苏 《眼科研究》2008,26(5):397-400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通过诱导角膜基质内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强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现状,并阐述关于该疗法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包括具体的治疗效应例如生物力学效应、热力学效应、超微结构改变等,以及对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和晶状体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Comfort-Kone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圆锥角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omfort-kone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效果。方法 52例(94眼)患者采用"三点接触法"配戴comfort-kone RGPCL,分析对比配戴后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参数及泪液情况的变化,评价RGPCL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临床效果。结果配戴RGPCL后最佳矫正视力0.83±0.24,与配戴前最佳矫正视力0.58±0.35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7,P=0.00);RGPCL矫正视力与配戴眼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呈显著相关(P=0.001、0.000),与角膜散光度无显著相关性(P=0.081)。随访期间RGPCL矫正视力稳定,角膜健康状况良好;患者主观适应时间为(11.13±9.10)d;长期配戴后基础泪液分泌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67,P=0.007)。结论 Comfort-Kone RGPCL能够显著提高圆锥角膜患者的视觉质量,长时间配戴安全、稳定,有效地控制了圆锥角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32例(34眼)青少年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裸眼、针孔以及矫正视力,观察术后屈光状态,并随访18~24个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显著提高,针孔视力和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期所测裸眼视力,术后12个月以内针孔视力和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拆线以后,角膜曲率增加、等效球镜由远视向近视发展、角膜散光值明显减小,矫正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青少年晚期圆锥角膜效果显著;针孔视力可用于术后早期视力评估和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15例(26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得到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角膜模拟镜差值(SimK值),了解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性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是0.025mm,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50 mm;角膜最薄点厚度(450.65±35.67)μm;SimK值为(4.55±1.09)D;角膜中央屈光力为(47.1±3.5)D。角膜前表面Diff值与角膜后表面Diff值、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角膜后表面Diff值与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可为早期诊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