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571篇 |
免费 | 3768篇 |
国内免费 | 23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8篇 |
儿科学 | 488篇 |
妇产科学 | 433篇 |
基础医学 | 3780篇 |
口腔科学 | 1232篇 |
临床医学 | 12115篇 |
内科学 | 4881篇 |
皮肤病学 | 441篇 |
神经病学 | 1133篇 |
特种医学 | 27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0篇 |
外科学 | 5033篇 |
综合类 | 20890篇 |
预防医学 | 12998篇 |
眼科学 | 698篇 |
药学 | 11558篇 |
199篇 | |
中国医学 | 6188篇 |
肿瘤学 | 13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84篇 |
2023年 | 2050篇 |
2022年 | 2540篇 |
2021年 | 3332篇 |
2020年 | 2220篇 |
2019年 | 1981篇 |
2018年 | 1009篇 |
2017年 | 1494篇 |
2016年 | 1917篇 |
2015年 | 2619篇 |
2014年 | 4557篇 |
2013年 | 4143篇 |
2012年 | 5588篇 |
2011年 | 5856篇 |
2010年 | 5169篇 |
2009年 | 4777篇 |
2008年 | 5791篇 |
2007年 | 4754篇 |
2006年 | 4678篇 |
2005年 | 4702篇 |
2004年 | 3188篇 |
2003年 | 2961篇 |
2002年 | 2188篇 |
2001年 | 1768篇 |
2000年 | 1243篇 |
1999年 | 940篇 |
1998年 | 775篇 |
1997年 | 633篇 |
1996年 | 553篇 |
1995年 | 565篇 |
1994年 | 456篇 |
1993年 | 327篇 |
1992年 | 297篇 |
1991年 | 309篇 |
1990年 | 219篇 |
1989年 | 240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99~2005年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病案,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治疗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及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37个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柴胡、川芎、赤芍、熟地黄、生地黄、炒白芍、牡蛎、党参、龙骨等,药物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居多,主要归肝、脾、心、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当归、柴胡,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熟地黄、当归等。依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蝉蜕、桑叶、桑白皮等5组核心组合及由此构成的5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尤善于从郁论治,解郁调经法为治疗月经后期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经方,常用经方合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系统中医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叶,成形于21世纪初。系统中医学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人作为开放复杂巨系统,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研究应当遵循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中医学从宏观层面朴素地认识到了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功能变化特点、疾病演变规律,形成了现代系统论的原始雏形。而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则为研究、推动中医系统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祝世讷教授是系统中医学的主要开拓者,至今已在该领域出版个人专著9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从三个方面回顾了系统中医学的发展:①系统中医学研究的起步和过程;②主要的研究成果;③钱学森院士对这一领域研究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993.
穴位敏化规律包括基于过程的穴位敏化规律和基于空间的敏化穴位的分布规律,应当从动态过程去认识穴位敏化。试举例说明关于穴位"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分界标准,以及穴位敏化的演化过程与对应器官功能变化的演化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但仍需深入研究。穴位敏化是开放的人体自组织系统的一个主动过程,这一主动性使敏化穴位成为了实现"小刺激大效应"的一个基础性的本能环节。以针灸为代表的穴位刺激疗法所具备的双向良性调节、饱和调节、多靶点调节的特征是由人体自组织系统的一系列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4.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167-1170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PE+DPMAS)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肝衰竭的最理想方案。方法:选择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6例,将其分为非人工肝组和人工肝组。人工肝组包括DPMAS、PE及PE+DPMAS三组。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结果:PE+DPMAS组治疗有效率75.8%,高于DPMAS组46.7%、PE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人工肝组有效率与非人工肝组有效率(2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人工肝组均可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炎症指标,提高肝衰竭患者救治成功率,而PE+DPMAS组能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是治疗肝衰竭的最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4):1872-1877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9年10月之前公开发表在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CBM、Cochrane数据库中关于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者独立提取文献数据,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评价文献质量,最终采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7篇,共57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36例,对照组236例,比例1∶1;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SMD=0.60,95%CI(0.37,0.83),P<0.000 0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评价表(HSS)评分[SMD=0.94,95%CI(0.43,1.45),P=0.000 3]、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4,95%CI(0.28,0.67),P=0.000 2]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电刺激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术后肌力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中医学报》2019,(4):737-741
经皮给药系统是继口服、注射给药系统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给药系统之一。中药经皮渗透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单体成分、单味药及复方的主要成分。本文主要对中药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醌类、黄酮类、三萜类等主要成分的经皮渗透特性进行了总结归纳。不同中药化学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为Franz垂直扩散池法。实验动物皮肤和渗透介质的选择是关键的影响药物体外透皮扩散实验结果的因素。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味的配伍更为经皮渗透增添难度,而且经皮给药体外渗透特性的研究方法未统一,对中药不同类型成分的透皮特性难以归纳和分析,今后的研究应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探讨透皮成分群,并与主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探讨常用外用中药的不同类型成分的渗透规律及差异,解决单一成分研究的不足,为中药经皮渗透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河南医学研究》2019,(14)
目的探究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74例器官移植科肝移植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纽曼系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遵医行为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率、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肝移植患者予以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8.
999.
《河南医学研究》2019,(14)
目的研究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100例,依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吐时间、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面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婴幼儿腹泻能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6):538-542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联合生脉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MHD治疗并在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A组发生低血压予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同时予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C组在B组基础上每次透析2 h予生脉注射液40 mL+0.9%NaCl 250 mL静脉滴注。透析均3次/周,每次4 h,实验共12周。透析每小时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研究开始前及结束时分别检测患者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测定心肌梗死3项定量: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检查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内径(RVD)。结果:A组治疗后透析中最低MAP升高(P<0.05),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透析过程中最低SBP、MAP升高(P<0.05),LDH、CPK、MYO、TNI、CK-M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低血压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中最低SBP升高,且优于A、B组(P<0.05),透析中最低MAP升高,患者LDH、CPK、MYO、TNI、CK-M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PK、MYO降低效果优于B组(P<0.05),心脏LVEF升高(P<0.05)、PASP降低(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生脉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改善MHD患者心功能,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