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746篇
  免费   19171篇
  国内免费   10824篇
耳鼻咽喉   3462篇
儿科学   2524篇
妇产科学   1937篇
基础医学   8248篇
口腔科学   2710篇
临床医学   69534篇
内科学   45040篇
皮肤病学   5419篇
神经病学   5762篇
特种医学   89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4篇
外科学   15304篇
综合类   144532篇
预防医学   41896篇
眼科学   3132篇
药学   114761篇
  741篇
中国医学   65924篇
肿瘤学   12306篇
  2024年   2484篇
  2023年   9413篇
  2022年   8177篇
  2021年   10833篇
  2020年   9971篇
  2019年   10372篇
  2018年   4954篇
  2017年   9682篇
  2016年   10774篇
  2015年   13431篇
  2014年   25303篇
  2013年   24836篇
  2012年   31749篇
  2011年   34389篇
  2010年   31813篇
  2009年   30502篇
  2008年   33342篇
  2007年   30551篇
  2006年   27885篇
  2005年   28775篇
  2004年   25998篇
  2003年   23771篇
  2002年   18223篇
  2001年   18319篇
  2000年   14154篇
  1999年   11262篇
  1998年   10517篇
  1997年   9737篇
  1996年   7805篇
  1995年   7181篇
  1994年   4476篇
  1993年   2731篇
  1992年   2507篇
  1991年   2213篇
  1990年   1452篇
  1989年   1579篇
  1988年   452篇
  1987年   379篇
  1986年   287篇
  1985年   178篇
  1984年   120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在诸多癌症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该类药物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全面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对于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其代表药物派姆单抗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尚未批准任何此类药物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将会是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探讨总胆红素(TBIL)、尿酸(U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但心功能正常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TBIL、UA、NT-proBNP、RDW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TBIL、UA、NT-proBNP、R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Ⅳ级患者TBIL、UA、NT-proBNP、RDW水平最高,其次为NYHA Ⅲ级、NYHA Ⅱ级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TBIL、UA、NT-proBNP、RDW可有效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且其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管理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的14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研究,2016年1~12月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2017年1~12月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均抽调70例手术患者,观察实施前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与联合用药情况、表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施后头孢菌素类使用率87.14%高于实施前的60%,酶抑制剂类7.14%、氨基糖苷类5.71%使用率均低于实施前的25.71%、14.29%,实施后给药时机正确率92.86%、药物种类选择合理率97.14%、品种选择合理率91.43%、预防抗菌药物疗程合理率91.43%均高于实施前的78.57%、85.71%、85.71%、74.29%,实施后联合用药比例7.14%低于实施前的18.57%,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两组表浅切口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在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配合良好的管理措施,使得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胰石蛋白(PSP)的影响。方法将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莫西沙星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排尿障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排尿障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TNF-α、M-CSF、IL-1β、PS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及血清TNF-α、M-CSF、IL-1β、PS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56/62),对照组为75.8%(47/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恶心、头晕、瞌睡、肠胃不适、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8.
王女士结婚三年,宝宝一岁多。自从宝宝降生以来,王女士常有轻微下腹部坠胀、疼痛等不适。前不久,她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难忍的症状,经诊断,王女士患有慢性盆腔炎,医生嘱其外用消炎栓。然而用药若干天后,王女士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下腹部坠胀感还越发强烈。再次就诊时,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的具体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79.
《肝博士》2015,(2):56-57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肝病专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的挂靠学科、广西政府首批中西医结合肝病特聘专家岗位挂靠学科(中医类唯一的岗位)、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挂靠学科、广西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广西重点中医专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广西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喹硫平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患者氨磺必利和喹硫平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P>0.05)和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氨磺必利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01);喹硫平组患者则于治疗4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01);治疗4周(P<0.05)、8周(P<0.05)、12周(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分明显优于喹硫平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