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7篇
  免费   1124篇
  国内免费   610篇
耳鼻咽喉   408篇
儿科学   326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839篇
口腔科学   664篇
临床医学   3129篇
内科学   2315篇
皮肤病学   898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6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62篇
综合类   6666篇
预防医学   3471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2626篇
  27篇
中国医学   2367篇
肿瘤学   52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642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632篇
  2014年   1156篇
  2013年   1028篇
  2012年   1453篇
  2011年   1607篇
  2010年   1441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640篇
  2007年   1519篇
  2006年   1433篇
  2005年   1432篇
  2004年   1070篇
  2003年   967篇
  2002年   867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为确诊嗜铬细胞瘤而采用的生化测试指标的两种测定方法,其中香草基苦杏仁酸(VMA)法常作为辅助诊断使用。此法设备、方法简单易行,多被采用但其测定阴性不能排除本病,阳性率仅70%符合确诊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宜使用。儿茶酚胺(CA)法即利用高效液相(HPLC)荧光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直接用于本病的定性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嗜酸细胞增多(MDSEO),是MDS的特殊亚型,国外已有成人方面的报道[1],国内尚未见儿童MDSEO的系统介绍。1986年元月至 2000年12月,本科共诊断儿童 MDS 77例,其中 MDSEO6例,占 7.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变应性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S-ECP)水平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测定2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2周前后,及20例未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儿S-ECP水平,并对发作期患儿S-ECP水平变化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OS)、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症状评分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治疗后S-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健康儿童10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缓解组S-EC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组治疗后,但明显低于发作组治疗前。哮喘发作组治疗前S-ECP水平变化与B-EOS无相关性,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监测S-ECP水平可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程度、病情预后和指导抗炎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4.
25.
人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罗氏染色(Romanowsky stain)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胞浆中含有两种颗粒:嗜天青颗粒(又称初级颗粒)和特异性颗粒(又称次级颗粒)。嗜天青颗粒为粗大的紫红色,在原始粒细胞阶段很少或见不到,至早幼阶段含量最丰富。随着细胞的成熟,酸性粘蛋白合成增加,并与嗜天青的碱性颗粒形成复合物,从而失去嗜天青的特性。故自中幼阶段以下,嗜天青颗粒已变得不明显,甚至已见不到,而让位于细小、不规则的特异性颗粒。然而,在电子显微镜下,即使成熟的PMN,嗜天青颗粒仍可见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6.
27.
赖晶红  葛宪民 《广西医学》2002,24(12):2024-2027
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甲~庚型肝炎病毒相继被发现 ,但在临床中仍有 1 0 %~ 2 0 %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依然病因不明 ,无法用已建立的甲~庚型肝炎的实验室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 ,所以称为非甲~庚型肝炎。 1 997年 1 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 1)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 ,从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克隆出新的肝炎病毒 ,并以该患者姓名的大写字母名为 TTV,该命名恰巧与输血传播病毒 (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三个英文名字的字头一致。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人群中普遍存在 TTV感染 ,且呈全球分布 ,感染率高 ,TTV除可经…  相似文献   
2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胃肠疾病,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的异常浸润为特征.由于其临床表现为多样性、非特异性,易发生漏诊、误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1995至2002年共确诊3例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治疗及预后作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19岁,因结膜炎而就诊。患者戴“OK”镜。考虑“OK”镜浸液有菌污染,故送“OK”镜浸液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30.
小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小肠梗阻,同时肠系血管受压,也属一种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肠绞窄、坏死,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重要,其死亡率高达15-20%,我院自1993年-2006年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