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安徽淮北皇藏峪啮齿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9月,作者对安徽淮北萧县的皇藏峪进行了啮齿类区系调查。由于该峪面积较小,景观较单纯,本次调查将该峪划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峪内农田及荒草地3个地理景观区,共捕鼠119只,计7种。以峪内农田荒草地鼠密度最高,为19.83%,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8.34%;落叶阔叶林区鼠密度为13.53%,社鼠为优势种,占7298%;针叶林区鼠密度最低,为7.53%,中华姬鼠为优势种,占61.90%。社鼠和中华姬鼠为我省淮北地区新纪录。从捕获的7种鼠看,属东洋界种1种;广布种3种;古北界种3种。从该区啮齿类区系组成和优势种看,应属古北界,但亦存在着明显的过渡色彩。  相似文献   
32.
海南州位于青海湖之南。东西260公里,南北270公里,面积46000平方公里。共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五县。该地区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2100~5300米,景观分高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高寒灌丛和山地针叶林。黄河河谷气候暖  相似文献   
33.
脏壁卵黄囊(visceral yolk Sac,VYS)是啮齿类特别重要的胎盘器官,它是器官发生期早期,绒毛膜尿囊胎盘循环建立前胚胎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VYS与营养、内分泌、代谢、免疫、分泌、外分泌及造血功能有关,在类固醇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及维生素D代谢中担负重要作用,在妊娠动物的器官发生期给予能引起VYS功能紊乱的化合物可引起胚胎毒性及畸形,这充分说明VYS在胚胎发育中的重要性。从器官发生期的早期至晚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啮齿类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发育。方法 选取生后不同年龄阶段的啮齿类动物各12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胶墨汁灌流、
透射电镜显示其视网膜血管和血-视网膜屏障结构。结果 啮齿类视网膜血管系统是生后由视盘处开始,并以视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蔓延生长,
逐步覆盖整个视网膜,先形成视网膜内表面浅层血管网,继而伸入视网膜内核层的内、外侧边缘形成两个平行于浅层血管网的深层血管网;血
-视网膜屏障由幼稚内皮细胞、厚薄不均一的基膜层和多层较厚的胶质细胞终足成分构成,逐步发育为由内壁光滑连接紧密的内皮细胞、均一的
基膜、较薄的终足构成的成熟血-视网膜屏障。结论 啮齿类动物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发育成熟与视网膜细胞的分化成熟在时空上存在一致性;成
熟的血-视网膜屏障使视网膜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测定中国地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提取中国地鼠肝脏的总基因组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经检测进行测序.用Blast与GenBank中啮齿类其他常用实验动物的物种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分析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并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小进化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中国地鼠和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进化关系.结果 获得了中国地鼠线粒体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共 936 bp.结论 中国地鼠和金黄地鼠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小鼠、大鼠存在的差异相对大,与豚鼠的亲缘关系最远 ,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6.
云南大理大绒鼠体表寄生恙螨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绒鼠体表恙螨寄生状况、恙螨群落结构特点及优势恙螨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选择云南大理洱海周边地带为调查点,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大绒鼠。选择大绒鼠双侧耳窝作为恙螨固定采集部位,用手术刀片刮取耳窝全部恙螨,70%乙醇固定保存,HoyerDs液封片,显微镜下鉴定螨种。恙螨群落结构用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D)、均匀度(JD)及优势度指数(CD)描述。优势恙螨种类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分布型指数中的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丛生指数(I)及聚快指数(m*/m)测定。结果在所捕获的917只大绒鼠体表共采获恙螨29702只,分类鉴定为3亚科8属51种,其中有6种占优势(81.22%),其染螨率和螨指数较高。群落结构统计显示,大绒鼠体表恙螨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都比较高,但优势度指数比较低。6种主要恙螨在大绒鼠体表的分布格局均被判定为聚集型分布。结论云南大理洱海周边地带大绒鼠体表恙螨寄生比较普遍,且寄生程度也比较严重,其体表恙螨群落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主要恙螨在大绒鼠体表的寄生呈聚集性(群居性)。  相似文献   
37.
Background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is endemic in Juna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e conduc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based spatial analysis with the objective of estima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odent populations and their hantavirus infection patterns,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of hantavirus strains in small ecological areas and to identify key areas in endemic areas of HFRS for future public health plann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Rodent sampling was conducted in seven villages in Junan county from February 2006 to January 2007 using field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Dynamics of hantavirus infec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rodents were investigated. Spatial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Ripley’ L index and nearest neighbour hierarchical (NNH) clustering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odent populations in seven villages.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wo-dimensional minimal spanning tree (2-D MST)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hantavirus strains.
Results  Data showed that Mus musculus was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in our study area, followed by Rattus norvegicus. Ripley’s L index and NNH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l captured rodents, Mus musculus and Rattus norvegicus in seven villages were clustered and there were hotspot areas of rodent distribution. The branches of 2-D MSTs had similar topologies to those of corresponding phylogenetic trees, and hantavirus strains exhibited obvious connective traces in seven village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odent populations and hantavirus infection patterns in small areas, and identify priority areas within the epidemic ar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better prevention strategy against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a small ecological area.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美国杰克逊实验室、Charles River、Taconic、日本中央实验动物研究所、欧洲等国家、地区及机构的关于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质量控制标准,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9.
吴章福  高晓平 《安徽医药》2012,16(8):1166-1168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位于世界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也是获得性认知障碍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神经病变所致的痴呆。目前对脑血管疾病发生及机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发现脑血管病变可以引起各种认知障碍,包括痴呆和非痴呆。2006年美国-加拿大卒中研究所将由血管因素导致的或与之相关的认知障碍统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因为VCI存在许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两种痴呆的临床表现有不少相同之处,给鉴别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对VCI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就必须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VCI的确定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追踪。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适用于啮齿类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中嗜肺巴斯德杆菌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17株标准菌株及76株嗜肺巴斯德杆菌疑似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文献中4种PCR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选择最优PCR方法,并将其应用于22个厂家的312只实验动物(包括191只小鼠,57只大鼠,64只沙鼠)气管和肠内容物样本的检测,同时与国标中的细菌分离培养加生化鉴定方法检出率进行比对。结果 Dole qPCR和Benga mPCR能特异检出疑似嗜肺巴斯德杆菌的分离株中所有的Heyl型和Jawetz型; Benga mPCR和巴斯德菌科引物的Bootz PCR虽能检出疑似分离菌株中所有嗜肺巴斯德杆菌Heyl型和Jawetz型,却不能与巴斯德菌科其它细菌相区分; 高正琴等[8]报道的qPCR方法,虽然敏感度高,但特异度较差。因此选择了敏感度高、特异度强的Dole qPCR方法,应用于啮齿类实验动物呼吸道与肠内容物样本嗜肺巴斯德杆菌的筛查。对191只小鼠,57只大鼠以及64只沙鼠调查显示,小鼠气管和肠内容物中阳性率分别为25.7%和27.2%,大鼠分别为28.1%和29.8%,沙鼠分别为26.6%和21.9%; 小鼠、大鼠和沙鼠的PCR总阳性率(气管和/或肠内容物阳性)分别为39.3%,35.1%和34.4%,而传统分离培养方法总检出率仅为4.7%,15.8%和23.4%。结论 嗜肺巴斯德杆菌Doleq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传统培养方法,更适合于实验动物的快速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