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015篇 |
免费 | 6035篇 |
国内免费 | 64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25篇 |
儿科学 | 3452篇 |
妇产科学 | 621篇 |
基础医学 | 9464篇 |
口腔科学 | 602篇 |
临床医学 | 13233篇 |
内科学 | 11968篇 |
皮肤病学 | 89篇 |
神经病学 | 2629篇 |
特种医学 | 23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2篇 |
外科学 | 5161篇 |
综合类 | 43031篇 |
预防医学 | 7596篇 |
眼科学 | 728篇 |
药学 | 16508篇 |
186篇 | |
中国医学 | 22669篇 |
肿瘤学 | 5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4篇 |
2023年 | 1770篇 |
2022年 | 2354篇 |
2021年 | 3905篇 |
2020年 | 2819篇 |
2019年 | 3026篇 |
2018年 | 1379篇 |
2017年 | 2763篇 |
2016年 | 3174篇 |
2015年 | 3666篇 |
2014年 | 5906篇 |
2013年 | 5951篇 |
2012年 | 7582篇 |
2011年 | 8538篇 |
2010年 | 7825篇 |
2009年 | 7825篇 |
2008年 | 8906篇 |
2007年 | 7423篇 |
2006年 | 6800篇 |
2005年 | 7375篇 |
2004年 | 7327篇 |
2003年 | 6840篇 |
2002年 | 4829篇 |
2001年 | 4069篇 |
2000年 | 3453篇 |
1999年 | 2870篇 |
1998年 | 2400篇 |
1997年 | 1848篇 |
1996年 | 1684篇 |
1995年 | 1507篇 |
1994年 | 1141篇 |
1993年 | 861篇 |
1992年 | 789篇 |
1991年 | 674篇 |
1990年 | 483篇 |
1989年 | 569篇 |
1988年 | 207篇 |
1987年 | 153篇 |
1986年 | 121篇 |
1985年 | 76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构建大鼠不同分期的压疮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的含量变化。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控制对照组、Ⅰ期压疮组、Ⅱ期压疮组、Ⅲ期压疮组、Ⅳ期压疮组、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组、难以分期压疮组,每组8只。采用臀肌下埋置铁片外加磁铁加压的方法构建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并比较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局部渗出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大鼠各期压疮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均构建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期压疮组SOD活性明显下降,MDA、CRP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F=55.54~156.90,q=5.026~38.744,P<0.05);各期压疮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q=4.086~33.642,P<0.05)。局部渗出液中TNF-α含量Ⅲ期压疮组低于Ⅳ期压疮组,差异有显著性(t=5.82,P<0.05)。结论构建6期压疮动物模型并明确各期压疮的生理变化,可为压疮相关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994.
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过敏性哮喘病儿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62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2例病儿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病儿血清总IgE(TIgE)、户尘螨SIgG4、粉尘螨SIgG4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病儿治疗后户尘螨SIgG4、粉尘螨SIgG4水平升高,ECP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78~12.707,P<0.05),而TIgE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病儿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儿户尘螨SIgG4、粉尘螨SIgG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6.060、5.582,P<0.05),而EC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粉尘螨滴剂SLIT对病儿体内免疫状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诱导产生临床免疫耐受,IgG4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其治疗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5例,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5例,2例发展成慢性支气管哮喘。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哮喘,是咳嗽的一种变异形式,被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性治疗,一般都能缓解咳嗽症状,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和肾脏微血管损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部分结扎另一侧肾动脉,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对照组模拟手术。活体检查大鼠眼底,检测肾功能,采用常规光镜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和组织化学电镜等技术,观察大鼠术后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4个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和肾脏微血管的改变。结果:①高血压大鼠眼底和肾功能从术后2个月起即有明显损害;②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retinal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RBM)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lomerular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GBM)从术后2个月起即普遍增厚;③高血压大鼠RBM和GBM的增厚伴有其构成成分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增多,并伴有RBM和GBM上负电荷位点数目的减少;④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分别在术后2周和1个月时出现内皮细胞下水肿,与其底膜脱离的现象;⑤高血压大鼠病程4个月时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水肿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变较轻。结论: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和肾脏损害有共同的病理学基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水肿,与基底膜脱离;基底膜增厚,伴有其上负电荷位点数目的减少。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和肾脏毛细血管的改变又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含有各种浓度硫化氢(H2S)的HST(H2S St.Thom asⅡsolutions)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保存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用托马斯(St.Thom asⅡsolutions,STH)液(Ⅰ组)、含4×10-2mmol/L NaHS的HST液(Ⅱ组)、含4×10-1mmol/L NaHS的HST液(Ⅲ组)和含4mmol/L NaHS的HST液(Ⅳ组)对心脏进行保存。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注和工作模型装置进行心脏功能测定,比较6 h后心功能恢复率以及能量变化、心肌含水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心脏保存6 h后,Ⅳ组左心室功能损伤严重,Ⅱ、Ⅲ组左心室功能损伤较轻,其中Ⅲ组最轻。Ⅲ组冠状动脉流量(CF)恢复率较Ⅰ、Ⅳ组好;Ⅰ组心肌中ATP、乳酸(LD)、糖原含量及心肌含水量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组心脏复跳时间较Ⅰ组为长;心肌超微结构Ⅲ组损伤最轻;Ⅲ组心肌保存良好。结论HST保存液对大鼠心脏的保存在6 h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效果优于STH液;含4×10-1mmol/L NaHS的HST液保存效果较好,而高浓度H2S对心肌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血清MMP-9、TIMP-1和IL-6及hs-CRP水平在哮喘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哮喘患儿血清MMP-9、TIMP-1和IL-6及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并与38名正常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血清MMP-9、TIMP-1和IL-6及hs-CRP水平在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儿(P<0.01),且发作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MMP-9、TIMP-1和IL-6及hs-CRP水平的变化对哮喘患儿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1例重症哮喘患者,使用经鼻或面罩进行BiPA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O2)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经BiPAP治疗4h和24h后,患者HR、RR、SO2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BiPAP是治疗重症哮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应用谷氨酸转运体GLT-1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验证GLT-1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4VO)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程度。结果预先给予3min脑缺血预处理(CIP)可显著对抗8min缺血打击引起的DND;与CIP 脑缺血打击(IS)组相比,DHK CIP IS组出现明显的DND。结论GLT-1参与了C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