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27篇
药学   600篇
  4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34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痰培养结果以及可能出现的皮肤、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泌尿系统的症状. 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2%,痊愈率为61.8%,细菌清除率为8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无实验室检查异常. 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对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米卡星静脉滴注,分析对NF-κB通路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65、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可降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炎症反应,抑制NF-κB通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呼吸科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静滴左氧氟沙星进行医治,研究组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佳、见效快,但医疗费用相对较昂贵,医者可根据患者病情及家境给予个性化治疗,进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4.
25.
吴畏  郭延松 《海峡药学》2013,25(9):117-118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治疗内科危重症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内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66例中重度感染患者应用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治疗情况,其中36倒初始治疗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例应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3—5d后降阶梯治疗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初始治疗组有效率86.1%,痊愈率44.4%,细菌学阳性率83.3%,细菌清除率80%;降阶梯治疗30倒中重度感染,有效率90%,痊愈率46.7%,细菌学阳性率86.7%,细菌清除率76.9%。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9%,细菌清除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率9.1%。结论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可以作为内科中重度感染患者的初始经验性治疗或者降阶梯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讨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总计79例.在79例患者当中,出现导管感染的患者为20例.在分组研究中,根据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自身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处理,其中,糖尿病组患者11例,非糖尿病组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干预,观察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72.7%;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3例,占比27.3%.非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88.9%;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1例,占比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完成干预,能够将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更好的治疗,少数患者在72h内体温恢复正常,针对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配制某些粉剂药物,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4:1)、注射用血栓通时,经观察这类药物有如下特点:密封瓶内负压均比一般药物密封瓶内负压大;密封瓶内药物均为多块粉剂;  相似文献   
28.
29.
信息动态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岁,2013年10月25日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挤伤右小腿,右小腿内侧出血,骨质外露.急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急症手术治疗、抗感染,伤口情况未见明显好转.10月31日来我院就诊,以“右小腿挤压伤术后感染”收住院. 入院后给予换药处理,完善各项检查.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41/71 mmHg(1mmHg=0.133 kPa),右小腿前内侧可见纵行切口,长约30cm,宽5~10 cm,创面上下两端中间可见植皮痕,大部分植皮皮肤坏死,创面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创面及其周围红肿,压痛,右足踝部肿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留置临时导管感染应用尿激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病人6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12人。其中发生临时性导管相关性感染并菌血症患者共22例,其中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1例,痛风肾2例。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及结合我院细菌谱选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全身静脉用药,同时采用与静脉给药和相同抗生素溶液混合尿激酶进行封管,观察患者全身炎症状态及透析导管血流量。恢复常规肝素封管后再连续3个月观察记录每次透析导管血流量。结果22例患者在上述治疗24h~48h明显好转,连续治疗2周,1个月复查血培养及导管血培养均转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