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92篇
  免费   1236篇
  国内免费   587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759篇
基础医学   984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6120篇
内科学   2443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323篇
特种医学   9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416篇
综合类   13788篇
预防医学   4531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6200篇
  73篇
中国医学   5689篇
肿瘤学   848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643篇
  2021年   769篇
  2020年   737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744篇
  2016年   867篇
  2015年   1026篇
  2014年   2291篇
  2013年   2133篇
  2012年   2626篇
  2011年   2735篇
  2010年   2583篇
  2009年   2431篇
  2008年   3032篇
  2007年   2628篇
  2006年   2527篇
  2005年   2601篇
  2004年   2169篇
  2003年   1914篇
  2002年   1663篇
  2001年   1466篇
  2000年   1043篇
  1999年   881篇
  1998年   770篇
  1997年   736篇
  1996年   683篇
  1995年   566篇
  1994年   534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359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317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比较子宫颈纳氏囊肿采取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妇科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依次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进一步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①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出率上,经阴道超声检测检出率为80.47%,和经腹部超声检测检出率的37.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阴道超声检测出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40例(31.25%)、多发囊肿63例(49.22%);经腹部超声检测出的48例(37.50%)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31(24.22%)、多发囊肿17例(13.28%);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经阴道超声检测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28例(21.88%)、宫颈管内17例(13.28%)、壁间45例(35.16%)、宫颈阴道段13例(10.16%)。经腹部超声检测的48例(37.5%)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12例(9.38%)、宫颈管内9例(7.03%)、壁间21例(16.41%)、宫颈阴道段6例(4.69%)。结论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测中,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要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能够明确囊肿发生情况及部位,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我院西药房2012-2014年妇科外用药物使用频率、金额及日均费用,为临床应用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度我院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处方,统计计算妇科外用药物金额、不同药理作用药物金额及妇科外用药DDDs。结果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外用药物金额明显增加(P0.05),与2013年相比,2014年药物金额明显下降(P0.05);用药金额、DDDs前10位药物变化小,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结论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的常用药物为抗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23.
24.
杨碧蓉  周华 《中医学报》2019,34(12):2538-2542
海派中医妇科领域流派众多,名家荟萃,以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治疗心得形成各自独特的治疗经验。在海派中医妇科流派中口碑卓著的主要有南通朱氏、江湾蔡氏、浦东陈氏、浦东王氏、慈溪胡氏、松江骆氏、金山唐氏以及川沙胡氏。海派中医妇科对于月经病的调理重在补肾、顾护脾胃和周期疗法。朱氏妇科着眼于治本,十分擅长在调养奇经、肝肾方面的应用,学说多集中在脏腑、经络、气血上,擅长运用调肝和齐经学说。辩证时主张审证乳部从而判断有无肝气郁结,按压腹部从而辨知胎孕,极具特色。蔡氏妇科处方简而精,多重视肝脾肾的治疗,辅以气血调理,忌用有损气血的峻厉之药,慎用有碍脾胃的瘀滞药物。王氏妇科强调在辩证过程中先抓住主要证候,分清主与次、正与邪、轻与重和阴阳衰盛,治疗的关键在于平衡阴阳、扶助正气、祛除邪气。处方用药中多予健脾和胃之品,同时调血必然理气,使气血畅达,正气旺,则邪病易祛除。胡氏妇科由于受到西方思想传播较早,认为临床保胎应客观公正的判断,如因胚胎发育不良引起的先兆流产应理性对待,不要一味保胎,支持优生优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张活血化瘀同时要升提正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对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患者倡导祛瘀务尽。骆氏妇科主张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擅长于利用奇经理论治疗妇科相关病症,重视气血调养。胡氏妇科主要以调为主,擅长以调理治疗妇科疾病。用药注重健脾胃、补肝肾、和气血,避免攻伐类药物,用药精而不杂。唐氏妇科精要在于育肾,治疗不孕主张滋肾、养血、温宫,达到恢复卵巢从而受孕的目的;对于滑胎患者,主张补肾气、益气血、健脾胃的三点式治疗。同时结合妇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四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优化组合理法方药。蔡氏妇科诊治不孕症思路在于先调经,待任脉畅通、冲脉充盈,肾气旺盛,月事自然如期而至,则受孕不难;陈氏对于不孕症的治疗有温肾益精、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畅冲任等法。遵循月经发生、发展规律的同时,因势利导,合理用药。行经期以通为主,不宜过于滋补固涩;经前期多补阴血、益气健脾、疏肝养血;经后期补阳气、补肾健脾,促卵生成;排卵期补肾健脾、温阳促卵。  相似文献   
25.
宫外孕也称异位妊娠,是指体内受精卵在机体宫腔外部着床,宫外孕破裂出血是妇产科较为严重的一种急腹症,其临床常见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疼痛、停经、阴道流血等[1]。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其发病原因一般包括自发性破裂及外力作用,如下腹受到撞击、用力咳嗽、剧烈奔跑、解大便等促使腹腔压力升高,致使体内黄体破裂[2]。由于两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腹疼痛,故临床诊断时易出现误诊等情况,若不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3]。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使用妇科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 1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笔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雷诺氏病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4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女性35例,男性9例;年龄16~58岁,平均26.7岁;病程1~6个月13例,7个月~1年22例,1年以上9例.主要症状均表现为手指皮肤苍白,继而青紫,先从手指尖开始,逐渐累及手指或全掌,呈典型的“手套征”,伴有局部冷、麻、针刺样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接触冷水或遇寒冷或情绪变化时发作,一般脉象沉细.本病发作十数分钟至1小时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严重者须保暖治疗(如将患指浸于温水中)方可缓解,皮肤转为潮红,然后恢复正常肤色.  相似文献   
28.
孙香 《新疆医学》2006,36(4):154-154
早期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49例先兆流产患者均做了B超检查,经过妊娠和胎芽组织发育情况的观察,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泰泽氏病原体(Ty)纯化方法,获得纯的菌体供抗原研究,为ELISA诊断抗原的制备提供依据;并尝试建立Ty隐性感染血清学抗原检查方法。方法选择特异性抗体包被磁珠,从感染大鼠肝脏中富集和纯化Ty;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考察纯化Ty的蛋白和抗原图谱;同时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S)直接检查隐性感染大鼠肠道上皮细胞内的Ty。结果用辛酸-硫酸铵纯化的Ty单克隆抗体M5以0·5μg/107beads以上浓度包被抗IgG抗体预结合的磁珠4h,可最大效率地富集Ty;分离反应进行1h,敏感性达到103菌体/mL;吖啶黄染色镜检法可以直接、快速地观察到结合于磁珠上的细菌;抗原分析表明,IMS较好地去除了肝组织和真核细胞成分,纯化的Ty RJ株具有3个免疫优势的抗原成分,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60×103、116×103、55×103;此外,IMS法可直接从隐性感染大鼠盲肠上皮细胞中检测到少量寄生的Ty。结论用IMS技术可有效地富集和纯化Ty,并可以作为Ty隐性感染血清学抗原检查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