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632篇 |
免费 | 19585篇 |
国内免费 | 202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31篇 |
儿科学 | 3348篇 |
妇产科学 | 2850篇 |
基础医学 | 29086篇 |
口腔科学 | 5696篇 |
临床医学 | 34365篇 |
内科学 | 29719篇 |
皮肤病学 | 4710篇 |
神经病学 | 5843篇 |
特种医学 | 74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96篇 |
外科学 | 18446篇 |
综合类 | 81651篇 |
预防医学 | 13077篇 |
眼科学 | 3862篇 |
药学 | 29396篇 |
482篇 | |
中国医学 | 17841篇 |
肿瘤学 | 296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465篇 |
2023年 | 7161篇 |
2022年 | 8673篇 |
2021年 | 10967篇 |
2020年 | 8690篇 |
2019年 | 7529篇 |
2018年 | 4339篇 |
2017年 | 6561篇 |
2016年 | 7605篇 |
2015年 | 8263篇 |
2014年 | 11811篇 |
2013年 | 12165篇 |
2012年 | 16708篇 |
2011年 | 18631篇 |
2010年 | 17037篇 |
2009年 | 17732篇 |
2008年 | 19889篇 |
2007年 | 17560篇 |
2006年 | 16948篇 |
2005年 | 17343篇 |
2004年 | 14136篇 |
2003年 | 11786篇 |
2002年 | 9552篇 |
2001年 | 8607篇 |
2000年 | 7013篇 |
1999年 | 5606篇 |
1998年 | 4467篇 |
1997年 | 3850篇 |
1996年 | 3295篇 |
1995年 | 2813篇 |
1994年 | 2450篇 |
1993年 | 1579篇 |
1992年 | 1514篇 |
1991年 | 1351篇 |
1990年 | 1086篇 |
1989年 | 1178篇 |
1988年 | 347篇 |
1987年 | 233篇 |
1986年 | 223篇 |
1985年 | 137篇 |
1984年 | 60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新型钛合金Ti-24Nb-4Zr-7.9Sn(TNZS)经过阳极氧化(anodic oxidation,AD)技术处理后,分析其表面的人成骨样MG63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将人成骨样MG63细胞接种于Ti-6Al-4V、TNZS、AD-TNZS表面,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量.结果:人成骨样MG63细胞在AD-TNZS表面的OPGm RNA表达量有所提高,而RANKL mRNA的表达量3组材料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阳极氧化处理的TNZS钛合金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从而促进种植体植入后的骨重建. 相似文献
83.
目的在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联合应用的情况下,比较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形成破骨细胞的能力。方法选用小鼠M-CSF依赖性非附着性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不同的细胞密度在含有25ng/mlsM-CSF和30ng/mlsRANKL的(-MEM培养液中培养5、9天后,计数形成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目和骨吸收面积。结果脾细胞形成的破骨样细胞与骨髓形成的细胞形态与功能均无明显差异,但所需的细胞密度为骨髓细胞的10~20倍。结论在特殊情况下,脾细胞可替代骨髓细胞进行体外破骨细胞实验,但培养条件应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4.
p53基因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及增殖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RT-PCR检测p53基因表达;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荧光素酶分析法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肩动子的转录;流式细胞术、软琼脂集落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观察细胞生物特性的变化。结果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使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中表达增强,其端粒酶活性降低、hTERT启动子转录抑制;转染细胞出现G1期阻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减少,裸鼠成瘤能力降低。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可以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85.
细胞角蛋白18和13在术后性上颌囊肿化生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口腔术后性颌骨囊肿(POMC)化生上皮起源以及细胞角蛋白(CK)在鳞状化生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原位杂交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46例POMC中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13例囊肿衬里上皮只含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30例囊肿衬里既含有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又含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3例囊肿衬里只含有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结果43例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中,39例表达CK8,9例表达CK13,43例均有CK18表达.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细胞中CK13表达较多,CK8和CK18表达较少.在33例发生化生的囊肿衬里中,24例表达CK8,23例表达CK13,26例表达CK18.CK13和CK18蛋白的表达与CK13、CK18-mRNA表达水平相关.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K1g-mRNA表达时发现,26例CK18蛋白阳性的化生囊肿衬里上皮以及7例发生化生但不表达CK18蛋白的囊肿衬里上皮都有CK18-mRNA的表达.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所有发生鳞状化生的囊肿衬里上皮都有CK18-mRNA的表达,但是其表达水平较未发生化生的柱状细胞囊肿衬里上皮弱,而且CK13-mRNA的表达与CK18-mRNA表达相反.结论在发生上皮化生的全过程中,CK18-mRNA保持不变,但是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而且发生鳞状化生时CK18表达减少,CK13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通过体内诱导法得到的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表达情况。方法以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荷瘤耐药动物的肿瘤细胞培养获得,对照组为体外连续培养诱导其产生耐药性。用四唑蓝法检测细胞耐药指数,标记生物素链亲和素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多药耐药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逆转录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多药耐药蛋白、拓扑异构酶Ⅱ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PCR显示2组细胞多药耐药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拓扑异构酶Ⅱ等表达均升高,但体内诱导较体外诱导可以获得更高、更稳定的耐药性。诱导后的Tca8113细胞对氨甲喋呤、卡铂、平阳霉素、长春新碱耐药性明显升高,而对5-氟尿嘧啶耐药性增加不明显。结论体内诱导得到的细胞株耐药性明显高于体外诱导株,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受多种基因的调节。体内诱导Tca8113卡铂耐药细胞株Tca8113/CBP-vo可以作为肿瘤耐药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87.
细胞粘附ICAM-1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白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ICAM-1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白细胞的表达,探讨ICAM-1在慢性牙周炎免疫病因机理中和作用.方法应用抗ICAM-1单克隆抗体,通过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ICAM-1在正常和慢性牙周炎的牙龈组织中白细胞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ICAM-1阳性白细胞主要聚集于慢性牙周炎结合上皮和袋上皮下方结缔组织中,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单位面积中表达ICAM-1阳性的白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牙龈组(P<0.01).结论 ICAM-1可能参与和调节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导的免疫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88.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胞存活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离体 2 5~ 15 0min时间内 ,骨块细胞的存活率从 91.96%降至 9.5 2 %。统计学检验 ,2 5min组与 70min以前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别 ,P >0 .0 5 ;2 5min组与 70min及其以后组之间有明显差别 ,P <0 .0 1。培养 2 4h后 ,以上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则从88.73 %到 3 .88% ,组间差别与刚离体时相同 ,但 70min后的各组活细胞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血管化狗游离髂骨块的离体时间对其中的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 ,离体 70min可能是其关键点 ;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 ,尽量缩短骨块的离体时间 ,有利于保存更多的活细胞 相似文献
89.
微波组织凝固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 30 0MHZ~ 30 0GHZ的电磁波 ,属非电离辐射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来治疗肝胆、食道、膀胱、肾、前列腺、口腔等各部位的肿瘤 ,该疗法与细胞调亡的关系如何 ,笔者将就此展开综述。一、微波组织凝固 (microwavetissuecoagulation -MTC)的原理微波对生物组织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1.微波热效应的产生主要基于两个方面[1] :一是极性分子的介质损耗 ,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力矩的作用下作有序排列的取向运动且随电场的交变作来回的转动 ,在转动过程中相邻的分子产生类似摩擦生热。二是… 相似文献
90.
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体内,使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而治疗疾病,包括纠正机体自身基因结构或功能上的错乱,阻止病变的进展,杀灭病变细胞。或抑制病原体遗传物质的复制等。目前基因治疗中的前沿课题之一是实现转基因的可调控(可诱导)性。可调控基因系统是指在基因表达体系中设计加入特定的诱导剂反应元件,可在外源信号或者药物的诱导下激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