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5篇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目的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45kDa抗原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中扩增靶基因p45cDNA,并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NovaBlue后测序分析。获得827bp的p45cD-NA。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旋毛虫p45基因序列相比共有1个核苷酸发生改变,二者的同源性为99%,其编码蛋白质由268个氨基酸组成,与45kDa抗原的同源性为99%。将p45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表达菌BL21star(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约30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p45重组蛋白可以被旋毛虫感染猪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了解杭州市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流行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其基因型进行研究。方法对100株分离自4所综合性医院的多重耐药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用三维试验、改良三维试验和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用Bla-B和GOB的通用引物对表型试验阳性的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分析金属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其中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用三维试验、改良三维试验和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到61株菌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用Bla-B和GOB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测序,有60株菌株扩增到金属β-内酰胺酶,其中有51株检测到BlaB基因型,有36株检测到GOB基因型。检测到的Bla-B基因型主要为BlaB-1、2、3、5和BlaB-11这5种类型;检测到的GOB基因型主要为GOB-1、2、4、6和GOB-85种类型。其中产生一种金属β-内酰胺酶的有33株,产两种金属β-内酰胺酶的有27株。浙大医学院附属一院和附属二院主要是BlaB-3和BlaB-11型为主,浙大医学院邵逸夫医院主要是GOB-4和GOB-8为主,杭州市中医院主要是GOB-8基因型。其中1菌株表型试验检测阳性而未能检测到基因型,可能为一种新的基因型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经同源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的菌株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与其他医院的结果完全不同。结论杭州市多重耐药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是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主要为Bla-B和GOB型。4所医院流行的基因型均不相同。而杭州市中医院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区别于其他3所医院,表明系院内感染菌。  相似文献   
74.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可通过输血、性传播、母婴传播及静脉注射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我国大陆HTLV感染主要集中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多个城市都已有献血者HTLV-Ⅰ感染的报道,而同属一地的宁德市这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宁德市无偿献血者作了HTLV抗体筛查,对筛查出的1例HTLV-Ⅰ抗体阳性样本用蛋白印迹法(WB)确证,并对其病毒膜基因作同源性分析,以确定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评价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复方新药对产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抑菌效应.方法 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PCR及产物测序方法鉴定10种ESBLs的基因.结果 头孢噻肟/舒巴坦(CTX/SBT)的MIC50值明显低于头孢噻肟(CTX)或舒巴坦(SBT),而与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T)相当.共检测到四种酶基因,即tem,ctx-m,per-1和oxa-I,经部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为tom-1,ctx-m-1,per-1和oxa-10亚型.但CTX/SBT复方新药在产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主要是tem和ctx-m)的菌株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CTX/SBT复方新药对产酶的革兰阴性菌有更好的抗菌活性,对tem和ctx-m型β-内酰胺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副粘病毒Tianjin株NP蛋白与其他SeV的同源性及种系进化关系,探讨其变异及抗原性。方法克隆NP基因,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及进化分析。在原核系统中分3段表达NP蛋白。结果经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NP1、NP2和NP3能与副粘病毒Tianjin株抗血清特异反应,具有天然抗原性。Tianjin株与仙台病毒BB1株NP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5%和96.2%,与其他仙台病毒的同源性,在85.1%~88.7%和92.4%~94.7%之间。Tianjin株NP蛋白共有15个独特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和11个与BB1株共有的变异位点。Tianjin株与BB1株NP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大于同一进化分支内的仙台病毒之间的差异。结论副粘病毒Tian-jin株属于仙台病毒新的进化分支。重组NP蛋白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77.
正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持续性存在,对机体造成损害。血培养阳性结果可提供病原学诊断的依据~([1])。在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血流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中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但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并少见报道,尤其血流感染~([2])。并且这两种形态的大肠埃希菌存在耐药性差异,对其进行检测对  相似文献   
78.
目的:克隆和分析7型腺病毒温州株(Ad7wz1)基因组主要序列ITR、E1A261R、E1B55kDa、Hexon和E3。方法:分离并提取了Ad7wz1基因组DNA,PCR扩增得到各基因后利用PMD18 simple T载体进行克隆,并测序分析。结果:获得Ad7wz1 ITR-L、E1A261R、E1B55kDa、Hexon、E3和ITR-R六个基因的克隆,并测得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Ad7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达到93.2%~100%和97.8%~100%。结论:初步确定本次分离的Ad7wz1毒株为Ad7d2型,Ad7wz1与已经发表的Ad7病毒株序列有高度同源性,为研究Ad7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克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并对其在F型和H型铁皮石斛中的表达进行分析,为研究铁皮石斛pepc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GenBank上已知的pepc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和RACE等方法,克隆铁皮石斛pepc基因全长。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pepc基因在2种铁皮石斛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克隆了铁皮石斛pepc基因,登录号为JF423930,该基因全长为3 560 bp,其中cds序列为2 895 bp,与兰科植物的同源性为80%左右,与其他科属植物的同源性达到70%以上,编码964个氨基酸。pepc基因在F型铁皮石斛中的表达量为H型的5.55倍。结论 成功克隆了铁皮石斛pepc基因,且F型铁皮石斛pepc基因的表达量高于H型。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演变、同源性、产碳青霉烯酶类型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VITEK-Ⅱ药敏分析系统对7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技术(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比对.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杆菌的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对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blaOXA-40和blaOXA-58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7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8.33%,其次是阿米卡星,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70%以上.ERIC-PCR技术将其分为7个基因型,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中4个基因型在医院内流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有56株,blaOXA-23扩增阳性的有61株,blaOXA-58扩增阳性的有1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且存在院内感染传播的现象;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较多,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blaOXA-23;湖南省存在blaOXA-58阳性鲍曼不动杆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