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15篇 |
免费 | 655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73篇 |
内科学 | 20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57篇 |
综合类 | 1762篇 |
预防医学 | 58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9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910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403篇 |
2021年 | 489篇 |
2020年 | 333篇 |
2019年 | 313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63篇 |
2014年 | 411篇 |
2013年 | 446篇 |
2012年 | 769篇 |
2011年 | 745篇 |
2010年 | 621篇 |
2009年 | 504篇 |
2008年 | 557篇 |
2007年 | 383篇 |
2006年 | 318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332篇 |
2003年 | 379篇 |
2002年 | 384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229篇 |
1997年 | 297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289篇 |
1994年 | 274篇 |
1993年 | 243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癃闭是指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病证[1]。其名首见于《内经》《类证治裁.闭癃遗溺》云:"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医宗必读》中写到"闭与癃,二证也。新病为溺闭,盖点滴难通也;久病为溺癃,盖屡出而短少也。"[2] 相似文献
992.
李龙骧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1,(3):204-205
病毒性肝炎恢复期,少数病人仍有轻度黄疸,并持续8周以上,称之为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其病因病机颇为复杂,治之棘手,难求速愈。笔者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入手,常获佳效。现浅析辨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唐久远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1,(4):338-339
历代以来,众医家多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言汗证之病机常囿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范畴。近些年来,笔者在对汗证的诊疗中体会到,汗证的成因与病理机转甚为复杂,诚如《景岳全书.汗证》所云:"自汗、盗汗,亦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兹举案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完带汤原用于治疗妇科脾虚带下症。梁开发将其拓宽应用,以之略事加减,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无症状蛋白尿、肠易激综合征、小儿消化不良等病症,亦取得良效。体现异病同治法,揭示中医辨证施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热入血室”、“癥瘕”、“不孕”等范畴.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温阳扶正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脾肾阳虚为其病机慢性盆腔炎由急性盆腔炎迁延而致,多为经期、产后胞宫空虚,摄生不慎,外邪乘虚而入,邪气结聚胞宫,日久而成.其发病以湿热、寒痰、血瘀为标,脾肾两虚为本,其中又以脾肾阳虚为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亏虚,运化失常,则水湿内停.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趋下,易袭阴位,盆腔位居下焦,最易遭受湿邪侵袭,湿浊下注,带脉失约而致病,且湿为有形之邪,最易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故形成脾虚湿瘀之证.肾主生殖,与胞宫的关系密切.慢性盆腔炎的病位主要在胞宫、胞络,肾气盛则胞宫、胞络有所养,肾气衰则胞宫、胞络失养,所以本病发生与肾虚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某男,32岁,于2011年3月就诊.患者自诉面部粉刺反复发作3年,自行尝试用多种祛痘护肤品,效果不佳.常感上半身燥热,下半身怕冷,纳差乏力,睡眠差,小便细长,大便稀烂.望诊可见患者皮疹暗红,以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间有结节,多分布于两侧脸颊,舌胖大,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粉刺(厥阴证);治疗以温化水饮,清上温下为主.方用柴胡桂枝于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柴胡15g,桂枝10g,于姜10g,黄芩10g,牡蛎15g,龙骨15g,天花粉10g,炙甘草6g,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薏苡仁30g,桔梗10g,白芷10g. 相似文献
998.
999.
葛根芩连汤原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组成,主治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的病证.导师李新民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常应用此方治疗小儿泄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