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097篇
  免费   15903篇
  国内免费   9062篇
耳鼻咽喉   3507篇
儿科学   6125篇
妇产科学   3485篇
基础医学   11803篇
口腔科学   3826篇
临床医学   55627篇
内科学   28944篇
皮肤病学   6962篇
神经病学   10095篇
特种医学   108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8篇
外科学   23444篇
综合类   101715篇
预防医学   31559篇
眼科学   6341篇
药学   44535篇
  662篇
中国医学   39955篇
肿瘤学   6210篇
  2024年   2410篇
  2023年   9014篇
  2022年   8213篇
  2021年   9840篇
  2020年   9372篇
  2019年   9216篇
  2018年   4566篇
  2017年   7895篇
  2016年   9038篇
  2015年   10152篇
  2014年   18118篇
  2013年   17684篇
  2012年   22075篇
  2011年   23850篇
  2010年   22409篇
  2009年   21693篇
  2008年   24479篇
  2007年   22239篇
  2006年   20326篇
  2005年   20649篇
  2004年   16665篇
  2003年   15554篇
  2002年   12905篇
  2001年   11067篇
  2000年   8312篇
  1999年   6316篇
  1998年   5712篇
  1997年   5091篇
  1996年   4686篇
  1995年   3944篇
  1994年   3285篇
  1993年   2154篇
  1992年   1679篇
  1991年   1662篇
  1990年   1242篇
  1989年   1143篇
  1988年   412篇
  1987年   352篇
  1986年   264篇
  1985年   182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究3种检查方式(X线、CT、MRI)用于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检查方式( X线、CT、MRI)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X线组(40例)、CT组(40例)与MRI组(40例),3组患者治疗手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3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穿刺次数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对比发现,CT组与MRI组PKP、PVP手术时间均短于X线组,并且穿刺次数与VAS评分分别少于、低于X线组,以上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CT与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与PVP术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临床指导作用,故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187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Mohd Sulong疼痛分级、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X线改变、术后2年治疗成功率。结果 术前两组Mohd Sulong疼痛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修复术后1周两组疼痛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83%较对照组88.41%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观察X线改变率为3.26%较对照组14.74%显著降低(P<0.05),术后2年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4.57%较对照组82.11%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能够缓解隐裂性牙髓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目的:对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集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熊去氧胆酸胶囊)50例与研究组(消石利胆胶囊)50例,比较不同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溶石有效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SA评分、PPI评分、PRI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SA评分、PPI评分、PRI评分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均能够达到确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消石利胆胶囊的溶石效果与腹痛改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miR-26b参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侵袭的机制。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各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miR-26b的表达水平;用miR-26b mimics、miR-26b inhibitors和Notch1-siRNA分别转染HCC细胞;MTT实验检测转染后HCC细胞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不同处理后的HCC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中的miR-26b相对表达含量随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升高而依次下降;抑制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此时HCC细胞的侵袭性显著增强;相反,上调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HCC细胞侵袭性显著下降;miR-26b可能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调节HCC细胞侵袭性。结论:miR-26b通过负调控Notch1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侵袭能力,为HCC侵袭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miR-26b可能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针刺、远红外线照射和按摩)联合药物治疗儿童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的疗效。 方法将DMD 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包括针刺、红外线照射和按摩。2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和治疗90d后(治疗后)进行10m步行时间和上楼梯2m(含11级楼梯)时间测试,同时进行血清酶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谷草转氨酶(AST) 检测,并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10m步行时间和上楼梯时间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10m步行时间和上楼梯时间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清CPK、LDH、AST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刺结合远红外线疗法和按摩的综合康复疗法联合药物治疗DMD,可显著缩短DMD患儿10m步行时间和上楼梯时间,改善其血清CPK、LDH、AST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