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39篇
  免费   2131篇
  国内免费   1183篇
耳鼻咽喉   96篇
儿科学   190篇
妇产科学   331篇
基础医学   1401篇
口腔科学   348篇
临床医学   6523篇
内科学   3886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486篇
特种医学   15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896篇
综合类   13476篇
预防医学   3313篇
眼科学   235篇
药学   8894篇
  133篇
中国医学   4656篇
肿瘤学   1629篇
  2024年   394篇
  2023年   1417篇
  2022年   1679篇
  2021年   2028篇
  2020年   1467篇
  2019年   1319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1181篇
  2016年   1286篇
  2015年   1526篇
  2014年   2453篇
  2013年   2271篇
  2012年   2721篇
  2011年   2895篇
  2010年   2603篇
  2009年   2441篇
  2008年   2665篇
  2007年   2453篇
  2006年   2304篇
  2005年   2393篇
  2004年   1810篇
  2003年   1885篇
  2002年   1596篇
  2001年   1298篇
  2000年   1020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56篇
  1996年   522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由于目前多个临床试验在评估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结果上有所冲突,因此我们荟萃评价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两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按英文限定词系统搜索Medline/PubMed、EMBASE和互联网数据库(从2000年~2015年9月)发布的与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或两类磺酰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从203篇相关报道中,最终判定纳入8篇进行分析.在这些研究中,对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心血管病风险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进行了报道,并调整相对危险度(RR)或同等(危险比和优势比)和相应的方差.结果: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治疗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合并相关风险RRs(95%CIs)为0.71(0.56~0.90),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合并相关风险RRs为1.001(0.85~1.18),心血管病死亡率RRs为0.58(0.41~0.82).结论: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RR),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在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心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5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9~14周后骨折均骨性愈合;1例c3型患者因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度仅有15。,2例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感染,无螺钉及钢板松动、断裂等;随访2年,参照Cassebaum标准:优27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0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和比较二甲双胍(MET)和罗格列酮(R SG)对2型糖尿病肾病(T2DN)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T2DN患者分成两组:二甲双胍组40例,罗格列酮组38例。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基础及常规治疗,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疗程3个月,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 P)及24小时尿白蛋白(24 hUAlb)及脂联素(APN)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及24 hUAlb均明显降低(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AP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二甲双胍组APN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C-R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后比较,FPG、HbA1C、C-R P及24 hUAlb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罗格列酮组APN较二甲双胍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早期T2DN患者的APN水平,减轻早期T2DN患者的肾损害;二甲双胍可降低早期T2DN患者的C-R P,但对血清APN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5-FU诱导胃癌细胞早期凋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以Annexin V-FT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5-FU诱导胃癌细胞株SCG7901早期凋亡。方法 250、125、50以及25mg/L不同浓度5-FU处理SCG7901胃癌细胞0、6、12、18、24、30h,Annexin V-FT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早期(0-24h)瘤细胞凋亡比例随5-FU作用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显著提高(P<0.01);后期(24-30h)瘤细胞以坏死增加为主(P<0.01)而凋亡比例反而降低。结论 5-FU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以及剂量依赖关系。Annexin V/PI双标记法可以清楚区分正常、坏死、机械损伤以及凋亡细胞群落,是定量分析早期细胞凋亡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采用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测定天山花楸中苦杏仁苷和金丝桃苷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λ1=215 nm,λ2=360 nm;柱温:30℃;结果苦杏仁苷和金丝桃苷分别在4.16~166.4 μg/ml和8.16~326.4 μg/ml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G、TC、HDL—C、LDL—C及BMI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30~40U,分2~4次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组(单用胰岛素治疗),B组为联合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使用胰岛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30~40U,分2~4次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组(单用胰岛素治疗),B组为联合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999.
李旭  张小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767-768
患者,男,57岁,颜面进行性苍白并乏力半年,颜面双下肢水肿并步态蹒跚半月,于2007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逐渐颜面苍白,并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周身乏力,劳动能力下降。患者自认为工作辛苦所致,并未在意。半月前渐渐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呈非凹陷性,伴走路不稳,如踩棉花感,尤于夜间行走时更明显,双手持物笨拙,有时震颤。自觉头晕,但无视物旋转感。  相似文献   
1000.
任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5Z):139-13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和对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VEGF和TNF-a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TNF-a含量在发病3、7、14d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含量和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而TNF-a的峰值和梗死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结论:组织的损伤、缺氧和VEGF的表达增加明显相关。TNF-a仅在发病后7d达峰值,并与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与外周血白细胞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