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05篇 |
免费 | 2506篇 |
国内免费 | 11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5篇 |
儿科学 | 197篇 |
妇产科学 | 303篇 |
基础医学 | 1648篇 |
口腔科学 | 340篇 |
临床医学 | 5521篇 |
内科学 | 3719篇 |
皮肤病学 | 175篇 |
神经病学 | 401篇 |
特种医学 | 14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2735篇 |
综合类 | 12013篇 |
预防医学 | 3246篇 |
眼科学 | 202篇 |
药学 | 9012篇 |
144篇 | |
中国医学 | 4274篇 |
肿瘤学 | 9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53篇 |
2023年 | 1356篇 |
2022年 | 1615篇 |
2021年 | 2303篇 |
2020年 | 1647篇 |
2019年 | 1306篇 |
2018年 | 677篇 |
2017年 | 1157篇 |
2016年 | 1212篇 |
2015年 | 1398篇 |
2014年 | 2152篇 |
2013年 | 2111篇 |
2012年 | 2569篇 |
2011年 | 2657篇 |
2010年 | 2305篇 |
2009年 | 2247篇 |
2008年 | 2412篇 |
2007年 | 2235篇 |
2006年 | 2057篇 |
2005年 | 2073篇 |
2004年 | 1561篇 |
2003年 | 1566篇 |
2002年 | 1388篇 |
2001年 | 1161篇 |
2000年 | 867篇 |
1999年 | 575篇 |
1998年 | 558篇 |
1997年 | 451篇 |
1996年 | 438篇 |
1995年 | 382篇 |
1994年 | 291篇 |
1993年 | 188篇 |
1992年 | 170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141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在暂时性腹腔关闭患者创面负压吸引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腹腔间室综合征行腹腔开放暂时性腹腔关闭患者29例,在创面下放置腹腔双套管,以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护理中加强对创面放置双套管及创面覆盖网片敷料的管理,做好保暖,预防创面污染,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结果 29例患者创面放置腹腔双套管负压吸引时间为17~33d,平均(26.21±4.39)d,负压吸引期间均无意外发生,无一例患者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治疗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腹腔双套管用于暂时性腹腔关闭患者创面负压吸引效果良好,能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有利于创面治疗和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42.
一次性双侧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关节强直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因其反复发作病程长而又无特效药物治疗,晚期脊柱、骶髂关节和髋关节非功能位骨性强直而致残。应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一次置换术,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观察关节腔注射双醋瑞因(Diacerein,DAR)对SD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形态及关节滑膜组织单克隆抗体(ED1)、软骨Ⅱ型胶原蛋白(COL2)表达的影响,探索关节腔注射双醋瑞因对SD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35只SD大鼠,15只为正常组,其余20只手术剪断双侧前交叉韧带,术后第3 d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左膝注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0.1 ml,右膝注射DAR液(治疗组)0.1 ml。于注射后3 d,1、2、4、8周分5次分别处死3只正常组大鼠和术后治疗SD大鼠4只,取左右全膝关节;对比术后大鼠左右膝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组织ED1和软骨组织COL2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二甲基亚砜组(对照组)手术4周后肉眼和镜下观察可见软骨形态明显改变,8周时软骨破坏最为明显,DAR治疗组(治疗组)软骨破坏不明显;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左膝)在3 d,2、4周时滑膜均可见较多ED1阳性细胞数,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其后保持在一定水平,DAR治疗组(右膝)ED1阳性细胞数在各期均低于二甲基亚砜组(左膝),左右膝ED1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右膝ED1数8周时接近正常水平;二甲基亚砜组(对照组)(左膝)COL2含量减少较明显,至8周时几乎完全流失;DAR治疗组(右膝)COL2含量减少不明显,8周时接近正常。[结论]关节腔注射DAR能够抑制滑膜ED1阳性炎症细胞数量和提高软骨细胞间质COL2的含量,从而控制骨关节炎的炎性反应、抑制软骨变性及破坏,对骨关节炎的发展具有抑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4.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是双膦酸盐类药物一种潜在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从0到28%不等。以患者出现缺血性骨坏死和骨暴露为典型特征,伴有明显疼痛、颌面部瘘管、甚至病理性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的治疗。其发病因素涉及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创伤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可能的致病基因带来的易感性,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该病的治疗方法种类较多,包括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冲洗和含漱、手术治疗、高压氧舱、激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等,但无一能够达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PEG-IIFNm血清定量检测方法,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鼠单抗为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兔多抗为捕获抗体,辣根酶标记亲和素显色,检测血清中不同浓度的PEGIIFNm,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建立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方法,血清中药物浓度的定量检测范围为0.25~10 ng/ml,相关系数R2=0.999,检测准确度为80.0%~92.0%,批内和批间差均10%,与市售其他PEG修饰干扰素无交叉反应。结论已建立血清PEG-IIFNm药物浓度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以及准确性符合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46.
目的:提高超声对右室双出口伴房室连接异常的诊断能力。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ll例右室双出口合并房室连接异常,分析其二维及多普勒表现特征。结果:11例中,右室双出口伴房室连接不一致7例,右室双出口伴二尖瓣闭锁3例,右室双出口伴二尖瓣骑跨和跨越1例。结论:超声诊断右室双出口伴房室连接异常病例有效、快捷、无创,对其病理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7.
48.
患者男 ,39岁。因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就诊 ,查体无异常。腹部超声所见 :肝脏轻度肿大 ,肝内前半回声增强 ,光点细而密 ,深部减弱 ,管道结构较模糊。肝下多切面显示两个相互独立、分离、大小形态相似、各自完整的胆囊声像 ,大小分别为 5 .1cm× 2 .1cm、5 .7cm× 2 .4cm , 相似文献
49.
吴桂芬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5):605-605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在了解许多不受年龄限制而突然出现内科急症的病人的病史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叫做“戒酒硫样反应”的现象。这些患者的病症多与用一些药物有关,而且多与在用药后饮酒有关。我院在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类似患者40例,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复合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26例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和腓骨钢板或斯元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稳定性良好,左下肢功能恢复良好。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周,平均32周,患者均恢复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结论 对于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应考虑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及腓骨内固定对小腿持重、维持足关节结构功能及小腿下三分一应力平衡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