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9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404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6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747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43篇
  12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陶瓷作为种植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它不但用于人工牙根的植入、萎缩牙槽嵴的增高、牙槽窝的充填、颌骨缺损的修补、颌面部的整容等,而且也逐渐用于医学临床的其它领域。但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不好,就会导致种植失败。因此,大家都重点关注种植体—骨界面的研究。对人工骨来说,  相似文献   
992.
将人胚成骨细胞与包括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羟基磷灰石、钛合金和玻璃共同进行培养,采用活细胞形态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钙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活性玻璃陶瓷、羟基磷灰石与钛合金及玻片相比能够增进人成骨细胞尽早在材料表面附着、生长及分化,并有轻度促进此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内钙增加的作用。作者认为此二种陶瓷材料为良好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02-104+113
目的 探讨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择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单相抑郁患者为A组,同期47例双相抑郁患者为B组,回顾性调研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差异性,归纳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另外,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对两组进行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疗效,评价预后。结果 B组发病年龄为(21.70±5.14)岁,早于A组的(25.39±8.4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HAMD-17自知力因子分、双相障碍家族史、心境不稳定、合并精神病性症状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AMD-17评分为(9.67±4.42)分,低于B组的(14.15±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后者起病相对较早,认知功能损害相对更严重,多伴心境不稳、精神病性症状等,预后也相对欠理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本院172例双相障碍及240例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入本院进行检查的1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同组内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组、精神分裂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相障碍组、精神分裂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精神分裂以及双相障碍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综合个性化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性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有升高,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进行综合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996.
四种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几种生物陶瓷不同周期的成骨效应和材料的变化,比较其生物活性. 方法采用动物骨内植入模型,对羟磷灰石陶瓷、珊瑚羟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氧化锆陶瓷的成骨作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4天以上4种生物陶瓷表面均有新生骨覆盖,但180天后羟磷灰石陶瓷、珊瑚羟磷灰石材料内部有新生骨生成,后者的成骨量大于前者;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表面开始出现降解,氧化锆陶瓷表面无明显的变化.结论 4种生物陶瓷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珊瑚羟磷灰石生物活性最好,而氧化锆陶瓷最差.  相似文献   
997.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06-508
双相障碍是一类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双相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文章尝试阐释双相障碍的阴阳转化病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研究的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障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亦从现代生物医学的角度丰富和具体化中医阴阳学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躁狂量表(Business rules management systems,BRM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护理期间,研究组治疗依从性(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BRM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抑郁、躁狂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且心理状态评价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9.
产妇轻躁狂症状较为常见,但常因诊断不足而被忽略,导致后续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如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本文从产后轻躁狂症状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及其与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有效识别这一症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知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及32例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与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的自知力差异无显著性(X^2=0.038,P=0.812),但两者的自知力均低于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康复期,虽然患者的精神症状基本缓解,但仍有36%,的精神分裂症、38%的精神病性双相障碍以及10%的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自知力损害。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自知力损害是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组患者的4.65倍(95%CI=1.02~20.80),而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的自知力损害为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组的5.72倍(95%CI=1.30~24.76)。并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住院次数均与自知力均分无关。结论:康复期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自知力恢复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存在自知力损害,影响患者自知力恢复的主要因素为精神病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