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7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528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692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1177篇
内科学   696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4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34篇
综合类   3082篇
预防医学   579篇
眼科学   1339篇
药学   968篇
  7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54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816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924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LASIK手术中游离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ASIK手术中出现游离瓣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500例(2900眼)LASIK手术中出现的9例(9眼)游离瓣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1天,9例(9眼)角膜瓣复位良好,边缘整齐,瓣下干净。术后3天取出角膜接触镜,其中7眼视力≥1.0,2眼视力≥0.6。1月视力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6月~1年视力稳定。结论LASIK手术中出现游离瓣只要及时正确处理,仍能获得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82.
膀胱全切是目前治疗浸润型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尿流改道或膀胱重建一直是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尿流改道术的研究重点体现在保护肾功能的低压膀胱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位排尿两方面。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患者不需要配带尿袋,可以自主排尿,相对于其他尿流改道方式而言,新的尿流改道方法为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0月为21例膀胱肿瘤患者行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术,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3.
自然杀伤细胞在妊娠子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婷  俞维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2):158-159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活化和抑制性受体,包括一些新发现的选择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的受体,严格调控着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它功能。由于无需初次免疫应答的激活就可自发地产生细胞毒作用,现普遍认为NK细胞在免疫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眼患者双眼影像不等(BA)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眼科刘蔼年设计的《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对64例行MSIK术的近视眼患者按双眼屈光度差的程度分为四组,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行BA检查,并观察双眼视力与BA恢复的关系。结果:双眼屈光度差≤2.50D的患者术前、术后双眼影像不等的一、二、三类检查图的差异无显著性。屈光度差大于2.50D的患者,术前、术后双眼一、三类检查图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双眼裸眼视力与第三类检查图的恢复密切相关。结论:LASIK术可以使双眼屈光度差值大的患者的BA减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并有助于三级功能的恢复,同时术后视力越好,三级功能恢复越佳。眼科学报2003;19:107-109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度以上散光的疗效。 方法 :对 96例患者 14 4只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三组 ,Ⅰ组 75只眼 ,近视 0~ - 6D ,散光 - 2~ - 4DC ;Ⅱ组 5 7只眼 ,近视 - 6 .2 5~ 10 .0 0D ,散光 - 2~ - 4DC。Ⅲ组 12只眼 ,近视 - 10 .2 5D以上 ,散光 - 2~- 4DC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术后 1个月裸眼视力达到 0 .6以上者 ,Ⅰ组为5 .3% ,Ⅱ组为 15 .8% ,Ⅲ组为 6 6 .7% ;术后 1个月裸眼视力达到 1.0以上者 ,Ⅰ组为 94 .7% ,Ⅱ组为 84 .2 % ,Ⅲ组为 33.3%。术后半年裸眼视力达到 0 .6以上者 ,Ⅰ组为 4 % ,Ⅱ组为 14 % ,Ⅲ组为 75 % ;术后半年裸眼视力达到 1.0以上者 ,Ⅰ组为 96 % ,Ⅱ组为 86 % ,Ⅲ组为 2 5 %。术后屈光度在± 1.0D以内者 ,Ⅰ组中为 8% ,Ⅱ组为 14 % ,Ⅲ组为 5 8.3%。术后屈光度在± 0 .5 0D以内者 ,Ⅰ组为 92 % ,Ⅱ组为 86 % ,Ⅲ组为 4 1.7%。术后散光度在± 1.0DC以内者 ,Ⅰ组为 8% ,Ⅱ组为 10 .5 % ,Ⅲ组为 5 0 %。术后散光度在± 0 .5 0DC以内者 ,Ⅰ组为 92 % ,Ⅱ组为 89.5 % ,Ⅲ组为 5 0 %。平均实际切削区直径为 (8.0 2± 0 .0 6 9)mm。 结论 :使用小光斑飞点显像LASIK治疗低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查2例成功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病例的死后眼角膜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4个角膜组织的一部分做组织学、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病例1例死前3个月曾行LASIK,病例2死前20个月曾行LASIK。病例1使用180μm脚板的Hansatome微型角膜刀(博士伦外科器械公司,加利福尼亚州Clarement市);病例2使用160μm脚板的自动角膜成型器(创隆公司,德国慕尼黑)。组织学中,病例1和病例2的LASIK瓣厚度分别为160μm和150μm。2例患者的角膜显示轻微的上皮植入伤口、伤口边缘反应性角膜细胞、伤口床面不规则胶元纤维、以及瓣蒂部隔断的胶元束。这些发现在病例1中较病例2更显著,事实上病例2中伤口界面难以察觉。此外,病例1的角膜在伤口交界面含有PAS阳性的电子密度物质和宽间隙胶元,而且没有角膜神经。结论:这些发现显示LASIK后3个月存在的由伤口修复所致的改变,在术后20个月变轻。  相似文献   
87.
郭海梅  由英 《解剖学杂志》1997,20(4):403-404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在各形态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续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之后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正常及病理组织内特定基因的变化提供了可能.原位分子杂交大多是在载玻片上进行的,由于实验时程长,中途又需经多种缓冲液的洗涤、孵育,载玻片处理不当,很易引起组织切片在实验不同时期脱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因此我们摸索并改进了几种载玻片的包被方法.1 材料和方法 (1)载玻片包被前的处理 截玻片经洗涤液浸泡过夜,流水冲洗后,1mol/L HCl浸泡1~3h或泡酸4~8h,流水冲洗,而后用双蒸水冲洗2~3  相似文献   
88.
176例未行LASIK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维  李国保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55-245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在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角膜屈光性手术,因其良好的可预测性、稳定性,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LASIK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1]。我院进行全面检查的1027例患者,其中不能做LASIK手术的有176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和简述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在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我院近年来150例深度烧伤病人全程股规范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创面,深度创面采用耕耘疗法。结果:150例病人创面全部愈合,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0天,最长56天。没有一例植皮,创面均达到生理性愈合,无畸形,无功能障碍。结论:湿性疗法对深度烧伤疗效显著,深度烧伤创面能实现生理性愈合,达到烧伤皮肤原位再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90.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目前,"二袖套法"肝移植模型已经成为标准术式。在胆总管直径较细的情况下,常规的胆总管重建方法的插管难度较大,而反复插管容易使胆总管撕裂,导致插管失败和术后胆道并发症。本实验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中采用改进的胆总管单支架管方法进行胆道重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