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0篇
  免费   1110篇
  国内免费   1396篇
耳鼻咽喉   230篇
儿科学   224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89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4608篇
内科学   2076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428篇
特种医学   1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6890篇
综合类   7452篇
预防医学   1290篇
眼科学   1430篇
药学   2743篇
  50篇
中国医学   981篇
肿瘤学   558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257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715篇
  2011年   2023篇
  2010年   1839篇
  2009年   1957篇
  2008年   2292篇
  2007年   2192篇
  2006年   2352篇
  2005年   2027篇
  2004年   1532篇
  2003年   1411篇
  2002年   1136篇
  2001年   883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963年,美国的肝移植先驱Starzl教授实施了第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开创了人类器官移植历史的新篇章。历经40余年的蓬勃发展,肝移植治疗作为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接受,外科技巧的提高和抗排斥反应策略的改进也使接受肝移植治疗的患者长期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我国肝移植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  相似文献   
992.
1888年,德国Langerbuch成功完成的世界首例择期肝脏切除术,标志着现代肝脏外科学的诞生.肝脏手术的发展在早期得益于对肝脏解剖和功能不断深入认知,而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则更多和技术设备的创新密切相关。如今,以“精准”为核心的活体肝移植技术和以“微创”为核心的腹腔镜技术都给肝切除手术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推进了传统肝脏外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寻找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s)的新模式。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行原位肝移植手术后确诊为ITBLs的80例受者。其中,传统模式组37例受者在出现ITBLs症状后接受药物治疗,明确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者行再次肝移植。早期诊断与干预模式(EDIM)组43例受者接受预防性药物治疗,定期行胆道超声造影,出现ITBLs征象时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明确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者行再次肝移植。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初诊为ITBLs的时间、采取介入治疗的时间及移植肝丢失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法比较两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结果传统模式组受者和EDIM组受者术后初诊为ITBLs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6±31)d和(24±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5.136,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从确诊为ITBLs到采取介入治疗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42)d和(58±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7.035,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死亡受者分别为8例和7例。传统模式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分别89.2%,54.1%,EDIM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分别95.3%,81.3%,传统模式组受者移植肝1,3年生存率均低于EDIM组(r=4.219,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移植肝丢失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33±10)个月,传统模式组出现移植肝丢失时问早于EDIM组(t=-2.085,P=0.018)。结论早期诊断和干预ITBLs的新型模式可以延长术后移植肝存活时间,延迟移植肝丢失时间,提高ITBLs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肝细胞肝癌是肝脏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第二次肝移植高潮以来,随着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我国的肝癌肝移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肝移植规范化水平,使更多肝癌患者受益,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就将就该领域的研究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下的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通过配合10例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手术,对术前物品准备、手术间布局,术中体位摆放及手术精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准备好特殊手术物品,熟练的手术操作步骤,与手术医生积极沟通,掌握机器人各系统的使用情况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张琪  ;陈规划 《器官移植》2014,(3):141-144
<正>原发性肝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而被称为"癌中之王"。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治疗肝癌的作用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我国在1980年至2011年间共实施肝移植手术20 877例[1],其中肝癌肝移植手术8 874例(42.51%),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7%、57.00%、49.80%,明显低于良性肝脏疾病受者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42%、76.48%、73.19%),其中31.68%的肝癌患者死亡原因为肝癌肝移植术后复  相似文献   
997.
<正>2014年第六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于2月11~12日在广东广州隆重召开,共有国内外百余名移植专家参会。根据高峰论坛会议精神,总结出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综合防治策略,现汇报如下。我国是原发性肝癌(肝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肝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众多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数据显示,1980~2011年间我国共实施肝移植手术20 877例,其中肝癌肝移植手术8 874例(42.51%),且其所占肝移植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供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分别用单纯UW液(模型组)或含乌司他丁(乌司他丁组)、HO-1诱导剂CoPP(CoPP组)、HO-1抑制剂ZnPP(ZnPP组)的UW液灌注切取的供体大鼠肝脏并保留灌注液1 h后,原位移植受体大鼠。移植后24 h取移植肝脏与受体大鼠血标本,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及评分;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olt法检测肝组织HO-1 mRNA与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2和IL-10的含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与CoPP组供肝的损伤明显减轻、Suzuki评分降低,而ZnPP组损伤加重、Suzuki评分升高(均P<0.05);乌司他丁组与CoPP组HO-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而ZnPP组明显下调(均P<0.05);乌司他丁组与CoPP组大鼠血清中IL-2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而ZnPP组IL-2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上调移植大鼠肝脏的HO-1水平,减轻再灌注损伤、抑制排斥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p57蛋白在部分性葡萄胎(PHM)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0例完全性葡萄胎(CHM)、30例PHM、30例水肿流产胎(HA)的石蜡标本进行标记。结果:p57蛋白在HA绒毛及PHM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绒毛的细胞滋养叶细胞及间质细胞,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HM中细胞滋养叶细胞及间质细胞p57蛋白表达缺失,与PHM中相应细胞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7蛋白检测结果与葡萄胎的组织表型关系密切,对CHM、PHM和H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齐延文 《药物与人》2014,(8):114-114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颈前小横弧形切口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近三年来分别采用改良颈前小横弧形切口和传统切口治疗单侧甲状腺甲状腺腺瘤的手术和随访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将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随访等指标进行比较,在切除标本体积、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P﹥0.05,无明显差异;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切口美观度等方面,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颈前小横弧形切口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操作简便、恢复较快、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外观美容、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