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36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有一片极为干旱的沙漠,但令人吃惊的是,这片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沙漠中竟有3600多种植物繁荣共生,如果按单位面积计算,物种的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植物学家研究发现,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对自己非常苛刻,对水和养料的需求少得可怜,几乎是别处植物的十分之一。但这些植物开的花不仅硕大无比,而且惊艳异常,它们还能分泌出大量的芬芳花蜜。原来,这里的昆虫和鸟类都非常稀少,几乎没有潜在的授粉者,在这种条件下,植物必须开出最大最艳丽的花朵,分泌出最多最芬芳的花蜜,才能吸引潜在的授粉者的注意,而使自己繁衍生存下… 相似文献
33.
许家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5,(6):52-53
人之初,皆生食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大约已有400万年,前350万年处于最原始和落后的生活状态,过着以生食野果、野菜为主,野兽、野禽、生鱼活虾为辅的原始人生活。约50万年前,原始人发明了“钻木取火”,才逐渐从生食过渡到熟食。据调查,非洲、澳大利亚西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甚至美国西部山区的印弟安人,南美洲亚马逊原始森林内的波图鲁人等现代原始人群,迄今仍过着茹毛饮血、半生半熟进食的生活。 相似文献
34.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其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生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干细胞疗法是通过将新的干细胞引入到受损组织,促进因创伤、疾病、老化而受损的人体组织再生,从而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既往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可用于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多种人类疾病治疗,显示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干细胞疗法治疗人体寄生虫感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锥虫病是由锥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血液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疾病。锥虫抗药性的产生 ,可能给人和家畜带来较严重的后果[1] ,国外于 190 8年已注意到锥虫的抗药性问题[2、3] ,而我国于 1988年第一次口头报道在云南用厂方推荐的安锥赛治疗剂量难以治愈家畜锥虫病 ,1991年沈杰等正式报道了我国伊氏锥虫云南株和安徽株对安锥赛已产生抗药性[4 ] 。迄今 ,报告产生抗药性的锥虫虫种有布氏锥虫 (Trypanosomabrucei)等常见的 8个种 ,其它未报告的锥虫并不意味着不产生抗药性。已报告产生抗药性的药物有苏拉明 (Suramine)等 … 相似文献
36.
对抗南美洲锥虫病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初步探讨了它们可能的作用机理,揭示能够从中寻找到了进行新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中哈边境地区马、骆驼感染伊氏锥虫病流行情况,本试验用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研发的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与现场全血接种小白鼠试验相结合,对中哈边境地区伊犁州昭苏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和塔城地区裕民县10个乡的马、骆驼采集血样(n=512),疑似病症的骆驼全血接种试验动物小白鼠。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检测结果显示,马匹的阳性率3.96%(16/404),驼的阳性率4.62%(5/108)。接种小白鼠9 d后发病,尾尖采血镜检可看大量虫体;本试验为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基础资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40.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一个位于赤道的国家。在该国的南部,有一个叫比尔卡班巴的村庄。这个村庄位于群山环绕之中,年平均气温为18.24摄氏度,平均湿度为68%。那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日照充足,果菜新鲜,被当地土著人称为“神的山谷”和“青春谷”。以前,比尔卡班巴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名气。真正使这个小村庄出了名的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秘书滩尾木村。当时,滩尾木村患了严重的心脏病,日本医生都认为他去日无多。在别人的劝说下,滩尾木村决定去比尔卡班巴进行疗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