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5篇 |
免费 | 283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3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06篇 |
内科学 | 144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65篇 |
外科学 | 34篇 |
综合类 | 831篇 |
预防医学 | 475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1818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1120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50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277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297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241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在家兔胆汁中的浓度及其分布规律,为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家兔行胆总管造瘘术,先留取空白胆汁,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胆汁标本。行专属性试验后,取空白胆汁加美罗培南对照品和流动相,配成0.5~500μg/ml不同浓度的系列胆汁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采用外标法行药物色谱峰面积定量,以胆汁样品药物浓度对色谱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注射美罗培南后的家兔胆汁样品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按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胆汁药物浓度,从而了解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时间分布情况。结果专属性试验显示,在本研究的流动相色谱条件下测定药物,胆汁杂质峰、美罗培南药物色谱峰分离效果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S=2209.10C-1251.34,r=0.9999,美罗培南的最低定量限为0.5μg/ml。家兔静脉注射美罗培南(75mg/kg)后即时在胆汁中达(38.36±14.17)μg/ml,远远超过其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0)0.031~2μg/ml,之后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随时间而迅速降低。用药后180min,胆汁中的药物均被完全消除。结论美罗培南在胆汁中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杀菌浓度,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的较佳的药物。由于消除速度较快,临床用药应缩短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观察南葶苈子水提液对压力后负荷性 心衰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索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南葶苈子组。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心室肥厚指数;HE染色法和电镜观察心室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左室心肌组织Bax、Bcl-2、Cleaved-caspase 3、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结果:南葶苈子组心室肥厚指数为0.0033±0.0002,较模型组0.0037±0.0001降低(P<0.05);HE染色和电镜显示南葶苈子组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和心肌细胞肥厚程度较模型组减轻;Western blot证实,南葶苈子组Bcl-2/Bax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0.75±0.20,较模型组0.54±0.18上调(P<0.05);Caspase-3/GAPDH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1.31±0.22,较模型组1.62±0.26下调(P<0.05);而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分别为1.50±0.18、1.36±0.32,较模型组1.18±0.21、1.16±0.12上调(P<0.05)。结论:南葶苈子水提液具有改善压力后负荷性心衰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5.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降温、降低颅内压、改善代谢),对照组加用美罗培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美罗培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能够在提升治愈率的同时降低患儿预后不良反应及后遗症,效果明确,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可行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败血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7例CRKP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美罗培南在27例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将患儿分为美罗培南单药治疗有效组和美罗培南单药治疗无效需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围产因素、感染CRKP前接受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暴露等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美罗培南单药治疗新生儿CRKP败血症有效率为48.1%(13/27),采用联合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74.1%(20/27)。美罗培南单药治疗无效需联合治疗组患儿存在外科手术后开放性伤口(7/14 vs 1/13)、感染性休克(7/14 vs 1/13)、无菌体腔液(脑脊液及腹水)培养阳性(6/14 vs 0/13)、感染时需有创机械通气(10/14 vs 1/13)的患儿比例高于单药治疗有效组(P均<0.05),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美罗培南抑菌圈直径小于单药治疗有效组[(9.14±3.37)mm vs(12.85±5.27)mm,P<0.05]。结论 美罗培南单药治疗新生儿CRKP败血症具有一定疗效。当CRKP败血症患儿存在外科手术后开放性伤口、感染性休克、无菌体腔液培养阳性、感染时需有创机械通气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美罗培南抑菌圈直径偏小时需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苏木及其活性成分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杀菌作用及巴西苏木素与美罗培南联合抑菌作用。方法 收集2020年该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10株CRAB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苏木萃取液和巴西苏木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苏木萃取液的主要抑菌组分,采用绘制生长曲线方法观察巴西苏木素对CRABA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巴西苏木素对CRABA分泌蛋白的影响,棋盘法观察巴西苏木素与美罗培南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 苏木萃取液对10株CRABA的MIC、MBC均为15.63 mg/mL,巴西苏木素的MIC、MBC均为0.500 0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和MIC测定得到巴西苏木素为苏木萃取液中主要抑菌组分。巴西苏木素与美罗培南联用时,巴西苏木素的MIC值由0.500 0 mg/mL降至0.125 0 mg/mL,美罗培南的MIC值由0.128 mg/mL降至0.064 mg/mL,FIC指数为0.75。结论 苏木中有效抑菌组分为巴西苏木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菌蛋白的分泌发挥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8.
板蓝根组酸对耐药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耐药逆转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板蓝根组酸对耐药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人耐药肝癌BEL - 74 0 4 /ADM动物模型 ,应用 FCM、HPL C和 RT- PCR等方法观察板蓝根组酸在体内对多药耐药逆转。结果 板蓝根组酸联合 ADM作用于耐药肝癌动物后 ,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分别为 0 .17± 0 .0 5 (cm3)、0 .73± 0 .19(g)明显小于 ADM组的 0 .5 8± 0 .13(cm3)、1.4 1± 0 .32 (g)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肿瘤抑制率达 5 3%。其细胞内 ADM的含量 :板蓝根组酸 +ADM组为 1.0 7± 0 .0 7,ADM组为 0 .2 8± 0 .11,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但 MDR1- m RNA,P- gp的表达改变不明显。结论 板蓝根组酸在体内能逆转耐药肝癌细胞对 ADM的耐药性 ,其逆转作用可能与降低 P- g P药物外排功能、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有望作为逆转剂用于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49.
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十味板蓝根颗粒剂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二甲苯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致炎模型,以肿胀程度、炎性渗出为指标。结果十味板蓝根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十味板蓝根颗粒的低、高剂量组均对角叉菜胶及二甲苯所致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P〈0.05);十味板蓝根颗粒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的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内炎性物质的渗出(P〈0.01)。结论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50.
亚胺培南诱导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产生AmpC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透导性AmpC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情况及构成。结果:产ES- g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AmpCs酶的检出率分别为20.7%,23.1%,76%,75%,87.9%;高诱导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0,15.4%,44%,35%,9.1%;部分去阻遏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5%,7.7%,16%,30%,15.2%;完全去阻遏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17.2%,0%,16%,10%,63.6%。结论: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具有高度诱导性,而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诱导性低,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的重视;AmpC酶的诱导表型与菌株的耐药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