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5篇 |
免费 | 283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3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06篇 |
内科学 | 144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65篇 |
外科学 | 34篇 |
综合类 | 831篇 |
预防医学 | 475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1818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1120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50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277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297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241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动态变迁及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方法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GNS-121药敏组合检测118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结果 2003~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4年增设重症监护病房(ICU)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科,共检出1089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应严格控制并谨慎使用新的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2.
104.
目的 体外探讨维生素C对大蒜素与美罗培南联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EDTA-Na2纸片复合法和改良三维实验对6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进行鉴定.采用MH肉汤法,确定大蒜素、美罗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两药联用的联合抑菌分数(FIC).应用微孔板生物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美罗培南及大蒜素+美罗培南、大蒜素+维生素C(0.25 g/L)的抑菌率.检测大蒜素(32、64、128 mg/L)、大蒜素(128 mg/L)+维生素C(0.25 g/L)作用后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总巯基的变化.结果 6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产生碳青霉烯酶.大蒜素对6株耐碳青霉烯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均为512 mg/L、美罗培南为128 mg/L、大蒜素+美罗培南两种药物联用FIC值为0.25.不同浓度大蒜素+美罗培南联用比同浓度的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时抑菌率明显提高.0.25 g/L维生素C与不同浓度大蒜素联用时的抑菌率较单独使用同浓度的大蒜素显著下降(均P<0.05).各浓度大蒜素(32、64、128 mg/L)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后,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水平也随其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128 mg/L大蒜素作用后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的含量分别为(4.52±0.71) mgGSH/gport、(115.21±4.24) U/L、(0.11±0.04) mmol/gprot,均低于128 mg/L大蒜素+0.25 g/L维生素C组的(5.64±0.40) mgGSH/gport、(145.84±2.30)U/L、(0.18±0.03) mmol/gprot(均P<0.05).结论 大蒜素和美罗培南联用可显著提高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杀菌作用.维生素C则可减低大蒜素通过氧化应激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抑制、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烧伤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或头孢哌酮后部分炎症介质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应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 (IPM)或头孢哌酮 (CPZ)治疗烧伤感染患者后其部分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及差异。 方法 选择 13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烧伤患者 ,其中7例应用IPM(IPM组 ) ,6例应用CPZ(CPZ组 )。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2、12、2 4、4 8、72h抽取静脉血 ,检测血浆内毒素 /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用药后 2h两组患者血浆LPS水平升高 ,其中CPZ组较用药前升高了 (13.95±10 .2 9)pg/ml( P <0.0 5),升高幅度大于IPM组 ,随后逐渐降低。CPZ组用药后 2hTNF α水平为(0 .86± 0 .16 )ng/ml,明显高于用药前 [(0 .38± 0 .15 )ng/ml]及IPM组 [(0 .4 7± 0 .13)ng/ml](P <0.0 1)。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时相点血浆IL 6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及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0 5)。两组患者TNF α水平与LPS、IL 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 0 1~ 0.0 1)。结论 应用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烧伤患者时 ,可诱导细菌释放LPS、TNF α,其释放量存在一定差异。TNF α的产生与LPS、IL 6的释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LC/MS/MS法测定法罗培南血尿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法罗培南钠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饮食对药动学的影响。方法药动学试验:采用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平行试验设计;饮食对人体药动学的影响试验:采用自身对照的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血浆样品处理后采用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空腹po100、200、400mg法罗培南片,主要药动学参数AUC和Cmax随剂量呈线性相关。进餐后影响药物的Tmax和Cmax,其他药动学参数无变化。给予法罗培南在100、200、400mg的剂量,受试者尿中0~24h原形药物的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4.52%、7.73%和3.28%。结论LC/MS/MS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法罗培南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7.
三代头孢、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肠道内肠球菌影响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代头孢、碳青酶烯类广谱抗生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内肠球菌的影响.方法 9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未治疗组、烫伤头孢曲松3日组及9日组、烫伤亚胺培南3日组及9日组、脓毒症未治疗组、脓毒症头孢曲松3日组及9日组、脓毒症亚胺培南3日组及9日组.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烫伤后24h分两次给予内毒素(共20mg/kg)进行"二次打击"."二次打击"24h后分别给予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腹腔注射治疗,在相应时相点分别取大肠内容物行肠球菌定量培养、菌种鉴定.结果 经内毒素"二次打击"的脓毒症大鼠肠道肠球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烫伤未治疗组显著增多(P<0.01),并以原优势菌--粪肠球菌增多为主;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鼠肠道肠球菌数量进一步增多,且屎肠球菌的增长超过了粪肠球菌而成为肠道优势菌群.结论 广谱抗生素使定植于肠道的正常益生菌被大量杀灭,屎肠球菌成为优势菌群,从而造成肠道微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108.
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治疗严重烧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对严重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地选择特重度以上烧伤患者49名。治疗组21名伤后24h应用美洛培南3~5天。对照组28名,伤后24h应用头孢三、四代抗生素3~5天。观察患者SIRS、创面脓毒血症、MODS发生率,死亡率及治愈好转率。结果治疗组SIR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创面脓毒血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短程应用美洛培南可以减少创面脓毒血症、MODS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治愈好转率,对SIRS的发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鞘内注射与静脉滴注联用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66例患者作为受试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以及试验B组,各2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之上,给予美罗培南静脉滴注;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CSF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计数、血生化相关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统计两组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期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A组及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试验A组(χ2=4.956,P0.05)。试验A组及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要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t=1.045,P0.05),但是住院时间更短(t=4.945,P0.05)。试验A组及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χ2=5.194,P0.05)。治疗前,三组CSF检查的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试验A组及B组CSF检查的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CSF检查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t=0.109,P0.05),但是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t=5.848,P0.05)。治疗前,三组血生化检查的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试验A组及B组血生化检查的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相较于试验A组来说血生化检查的降钙素原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下降明显(t=28.861,t=3.108 P0.05)。结论美罗培南鞘内注射与静脉滴注联用疗效显著,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