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70篇 |
免费 | 3246篇 |
国内免费 | 30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8篇 |
儿科学 | 887篇 |
妇产科学 | 473篇 |
基础医学 | 2602篇 |
口腔科学 | 523篇 |
临床医学 | 5690篇 |
内科学 | 7698篇 |
皮肤病学 | 806篇 |
神经病学 | 1893篇 |
特种医学 | 119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2篇 |
外科学 | 3370篇 |
综合类 | 15983篇 |
预防医学 | 6087篇 |
眼科学 | 873篇 |
药学 | 8480篇 |
84篇 | |
中国医学 | 8909篇 |
肿瘤学 | 15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5篇 |
2023年 | 2533篇 |
2022年 | 3054篇 |
2021年 | 3333篇 |
2020年 | 2032篇 |
2019年 | 1834篇 |
2018年 | 913篇 |
2017年 | 1275篇 |
2016年 | 1344篇 |
2015年 | 1589篇 |
2014年 | 2514篇 |
2013年 | 2486篇 |
2012年 | 3145篇 |
2011年 | 3275篇 |
2010年 | 2791篇 |
2009年 | 2659篇 |
2008年 | 4295篇 |
2007年 | 2977篇 |
2006年 | 3343篇 |
2005年 | 4495篇 |
2004年 | 4046篇 |
2003年 | 4468篇 |
2002年 | 3306篇 |
2001年 | 1629篇 |
2000年 | 1151篇 |
1999年 | 629篇 |
1998年 | 421篇 |
1997年 | 234篇 |
1996年 | 173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9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内皮素(ET)最早是由日本Yanagisawa等在1988年分离出来并命名的一种21个氨基酸肽,它是迄今所知收缩作用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此外,它还作为生长因子、激素调节肽、神经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生理功能调节,在心肌肥厚、动 相似文献
103.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2):9-10
2000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李云庆等8位科教人员完成了痛信息传递和调控机制的研究。 该研究的内容包括:(1)用细胞内记录和标记方法观察了延髓背角Ⅰ、Ⅱ、Ⅲ层神经元的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点,初步阐明了延髓背角的细胞构筑、局部环路及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并据此对神经元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2)对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神经活性物质、向内脏感觉信息传递和调控有关结 相似文献
104.
脑梗死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但普遍认为是多因素所致 ,如自由基的产生、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等已为人们所接受。自1 987年确立一氧化氮 (nitrogenmonoxide ,NO)为生物学介质以来 ,有关NO的研究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对NO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意义不断得到认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 ,NO的异常表达在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既有神经保护作用 ,又有神经毒性作用。因此 ,进一步研究和认识NO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机制 ,对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NO的生物合… 相似文献
105.
鼻黏膜神经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一直为临床应用,并向着简便、微创发展,术后近期疗效是肯定的,但远期疗效有争论.它的理论基础为减少鼻腔黏膜的副交感神经支配范围,降低鼻腔黏膜的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106.
1 含乌头碱类药 川乌、草乌、附子、铁棒锤、雪上一支蒿、落地金钱、搜山虎、天雄及某些中成药如大活络丹、小活络丹、壮筋丸、舒筋活血丸等主要含乌头碱类化学成分.乌头碱中毒量一般为1~2mg,致死量为2~4mg. 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对其它中枢神经及末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中毒表现为[1]:口舌发麻、四肢麻木、烦躁、四肢抽搐、语言及神志不清、呼吸先快后慢直至麻痹、心悸、血压下降及各种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等.直接死因是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7.
在代谢控制效果时,其肾病变发展相对更快。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探讨高血糖这一重要危险因素对进一步认识DN的发病机制。建立合理的治疗新策略以及对DN的早期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8.
109.
于利利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30(2):96-98
由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带动分子生物学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基因分析方法。肿瘤是一种进行性的多基因紊乱疾病,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细胞基因表达模式及肿瘤相关基因的发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可为卵巢肿瘤的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淋巴细胞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我们对50例ITP患者(正常对照30例)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 B淋巴细胞的数量,B淋巴细胞Fas蛋白、FasL蛋白,CD40^ 、CD80^ 和CD86^ 表达率,胞浆内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