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3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71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609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1613篇
内科学   769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5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16篇
综合类   3704篇
预防医学   855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1119篇
  44篇
中国医学   449篇
肿瘤学   595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875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836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 通过对24例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板重建治疗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24例病历均选用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板重建术治疗.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1个月~2年,平均1年3个月,22例腰痛消失,20例下肢麻痛消失,无间歇性跛行.复查X线片示重建椎板及椎间骨愈合24例.未出现骨愈合不良及内固定松动.结论 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板重建治疗腰椎真性滑脱疗效好,并发症少,是腰椎真性滑脱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2.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0):968-968
本书由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有学术特长的多位专家、教授编写而成,是以介绍眼科激光临床新技术为主的临床参考书,是国家级继续教育系列参考书之一。共8章,分别介绍激光医学基础、眼后节激光应用、眼后节的光凝治疗、眼后节新技术检查与治疗、青光眼的激光治疗、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激光屈光手术、羊膜移植用于眼球表面重建等。可供眼科以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生、研究生参考。本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定价:27.00元。联系人:宁柯,电话:010-51927283。  相似文献   
33.
乙型肝炎     
eNOS基因(894G/T)多态性与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S-proS1-C融合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孕妇HBV-DNA定量对监测母婴HBV传播价值的探讨;拉米夫定对PBMC及血清内HBV-DNA的阴转和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小分子肽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编按]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应用同侧腓骨带肌蒂移位胫腓融合治疗胫骨缺损。方法:手术治疗胫骨骨髓炎致胫骨缺损6例。其中缺损最短的3.8cm,最长的11cm。均采用同侧腓骨带肌蒂移位胫腓融合术,胫骨缺损处填充髂骨条。结果:6例全部获随访,4个月以内均融合,7-8个月均愈合良好,一年内正常行走。结论:同侧腓骨带肌蒂移位胫腓融合治疗胫骨缺损,手术操作较简单,腓骨在受区愈合快,抗感染力强,胫骨化良好。  相似文献   
36.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Cervifix内固定可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性固定,提高融合率。同时,可预防单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失稳导致的高位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37.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及老龄化,各种交通意外.建筑事故,颈椎病越来越多,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颈椎伤病主要方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呼吸道护理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56例颈椎伤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进行呼吸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8.
陈爽  姜威 《中国医药导报》2007,4(7S):129-129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融合的可靠性,本文在原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重要特征,有着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构建pET15b-TAT-EGFP和pET15b-TAT-Apoptin,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EGFP在细胞内的定位及TAT-Apoptin的诱导Caski凋亡活性。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15b后再连接EGFP和Apoptin基因,组成pET15b-TAT-EGFP(Apoptin)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1mMIPTG诱导TAT-EGFP(Apoptin)融合蛋白表达,His亲和层析柱纯化。培养的Caski细胞经过10%DMSO处理1h后,加入融合蛋白孵育1h,观察TAT-EGFP进入细胞的情况。同时用TUNEL检测TAT-Apoptin诱导Caski凋亡的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pET15b-TAT-EGFP(Apoptin)重组子,纯化了分子质量约为30KD的融合蛋白TAT-EGFP和17KD的TAT-Apoptin融合蛋白,并在体外培养的Caski细胞经10%DMSO处理后证实TAT-EGFP融合蛋白穿透生物膜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通过对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证实了DMSO能够增强TAT的蛋白转导作用,为肽类及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2例.根据情况复位,双侧椎板减压或单开门减压,部分病例未减压.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 随访6~24 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5 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技术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知应证广,是颈椎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