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5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42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63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97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5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26篇
综合类   2729篇
预防医学   736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072篇
  22篇
中国医学   498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876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蔡联群  陈小琼  许美芳 《广西医学》2003,25(9):1832-1833
桥式皮瓣是针对下肢严重创伤 ,部分软组织缺损 ,邻近皮瓣及游离皮瓣无法修复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4〕 。我院于 2 0 0 1年 4月收治一例右小腿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并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 ,经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骨外露侧面 ,术后通过对皮瓣的严密观察 ,精心护理 ,皮瓣存活 ,骨折愈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37岁 ,因车祸至右小腿胫、腓骨折并骨外露 5天入院。伤后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 ,骨折复位支架外固定术等治疗 ,小腿皮肤出现坏死感染和骨外露。在小腿中下段前内侧 1 3 …  相似文献   
62.
双极射频电热固缩治疗前交叉韧带松弛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15例前交叉韧带双极射频电热固缩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双极射频对16例前交叉韧带松弛的患者进行电热固缩治疗。完整随访者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9岁。12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3例为自体绳肌重建术后。电热射频设备输出功率为284W,组织内作用温度为65℃。术后患者采用支具制动,康复计划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基本相同。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5·6个月(4~25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74·27±5·51分(66~84分),术后3个月89·6±7·11分(72~99分),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最终评分83·33±11·81分(56~95分),虽仍显著高于术前评分(P<0·05),但与术后3个月比较有所降低。KT-1000测量结果,术前两侧胫骨前移差值为5·47mm±1·61mm(3·5mm~10mm),术后3个月为2·67mm±1·35mm(2~7mm),与术前测量值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最终测量结果为3·8mm±1·96mm(2~9mm),虽仍显著低于术前测量值(P<0·05),但较术后3个月有所增加。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13·3%)术后失效,接受了二期重建手术。结论:电热固缩治疗前交叉韧带松弛可获得较好的短期主、客观疗效,但长期随访疗效有所下降。建议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63.
后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各种MRI征象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32例经关节镜或临床诊断的PCL损伤患者MRI资料,并与57例非PCL损伤病例对照,总结PCL损伤直接和间接征象,依据各征象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正常PCL可分为"弓"形、"U"形、和"打结"形3种形态。根据PCL损伤征象建立的回归模型,其诊断的重要程度依次为PCL消失、不连续,PCL信号异常,内侧副韧带损伤,PCL增粗,三角间隙积液以及骨挫伤。结论MRI是诊断PCL损伤的重要手段。PCL损伤各征象对诊断的重要性不同,以此建立的回归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和八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将76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双束重建。一组采用四股腘绳肌肌腱移植物:取同侧半腱肌肌腱,做成两个两股肌腱移植物,分别重建前十字韧带前、后束;一组采用八股腘绳肌肌腱移植物:取同侧半腱肌肌腱做成一个四股肌腱移植物重建前束,取同侧股薄肌肌腱做成另一个四股肌腱移植物重建后束。按照IKDC、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四股肌腱移植物组有33例、八股肌腱移植物组有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6个月。四股肌腱移植物组KT-1000检查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3mm者25例(75.8%,25/33),3~5mm者5例(15.2%,5/33),6~10mm者3例(9.1%,3/33);轴移试验阴性28例(84.8%),阳性5例(15.2%)。八股肌腱移植物组KT-1000检查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3mm者33例(94.3%,33/35),3~5mm者2例(5.7%,2/35);轴移试验阴性34例(97.1%),阳性1例(2.9%)。根据IKDC检查标准,四股肌腱移植物组有29例(87.9%,29/33)、八股肌腱移植物组有34例(97.1%,34/35)为正常或者接近正常,Lysholm评分分别为(90.2±2.9)分和(97.3±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八股腘绳肌肌腱较采用四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能够明显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李永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43-1444
交叉配血是输血必做的试验,其目的是待查受血者与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和抗体不合的情况,从而作为临床能否输血的依据。笔者在交义配血过程中发现2例因输注白蛋白制剂而致交叉配血不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患者女性,76岁。因左眼视力突然下降5d,于2005年5月25日来我院就诊。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药物控制血压平稳。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9,左眼0.06;眼压正常;双眼晶状周边皮质轻度混浊;双眼底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增强,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左眼黄斑区偏下方可见约6 PD大小近圆形视网膜前出血(精粹图片1)。  相似文献   
67.
唇红整复术     
唇红整复问题是上唇裂伤与唇裂整复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包括上唇裂伤的唇红整复、单侧唇裂的唇红整复、双侧唇裂的唇红整复及唇红的二期整复等,本文首次将唇红的整复单独作为一种手术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68.
食物过敏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兵  高金燕 《营养学报》2007,29(2):105-109
<正>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据国外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占总人口4%以及3岁以下婴幼儿的6%~7%的人群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1]。婴幼儿患者在5~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免疫耐受,大约20%对鱼及甲壳类水产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对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在成年人,果蔬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存在果蔬-花粉的免疫交叉反应。我国尚未进行大规模调查,但早些时候的小范围调查表明在北京、广州及胜利油田,居民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3.4%~5.0%[3]。食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荨  相似文献   
69.
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18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分析18例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根据骨折片大小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结果:18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经平均8.5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膝关节节后内侧切口具有操作简便,暴露充分,损伤小的优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内固定,解剖复位,积极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