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5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63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96篇
内科学   36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5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27篇
综合类   2734篇
预防医学   73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070篇
  22篇
中国医学   500篇
肿瘤学   159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876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1.
段芙蓉  刘晓冰 《护理研究》2005,19(7):1349-135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交通及运动损伤引起的膝关节损伤目趋增多。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韧带的断裂会引起关节不稳,若时间长会发展成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与生活。膝交叉韧带重建术,尤其在关节镜监视下重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通过手术能有效地恢复关节的稳定与功能,但手术的效果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技术及术中医护配合的好坏。2000年7月-2003年7月,我院共行膝交叉韧带重建术236例,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9月应用膝后内侧入路对1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复位,14例用可吸收螺钉固定。2例用钢丝固定。结果手术时间30-50in,几乎无出血。所有病例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2例。结论后内侧入路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是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3.
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宜早期干预,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而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是现有技术水平上最为理想的选择。本文就国内现有的应用较多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式、不同重建材料及重建固定技术进行总结和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34.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车祸、体育运动,是膝关节内侧主要的稳定结构,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的外侧,以及膝关节外翻滑倒亦造成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及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断裂损伤应进行手术治疗,现已取得共识,但手术方法报道较多,且都必须进行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自体修复方法及用材。方法 用同侧髂胫囊转位修复外伤性ACL断裂16例。结果 随访7年,优良率81.2%。结论 用髂胫囊修复ACL,有完全的韧带转化功能,具有取材广,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6.
转铁蛋白受体与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生物学与医学影像学交叉而形成的分子影像学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磁共振分子成像是其中最有前途的技术.其成像的关键在于报告基因系统的选择应用。综述了以转铁蛋白受体为报告基因系统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效果.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院25例(25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PCL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PCL 重建术,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0min(80~100min).25例膝术毕PCL重建后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4 d.25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23例膝后抽屉试验阴性,2例后抽屉试验1级.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8±8.1)分提高至(77.8±6.4)分(t=-15.999,P=0.000).按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膝关节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分级,术前异常(C级)10例、显著异常(D级)15例,随访时正常(A级)8例、接近正常(B级)15例、异常(C级)2例(Z=-4.394,P=0.000). 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PCL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38.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结构之一,其近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缘,远端呈扁平状附着于胫骨隆突的前内上。前交叉韧带的长度为31~38mm,平均宽度为11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以及辅助内外旋运动和防止胫骨过度后移等作用参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在运动和非运动性损伤中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39.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因右食指机械性损伤2h入院。检查:右食指背侧从掌指关节以近2㎝至甲根部之间纵向软组织缺损,伴伸指肌腱和近节指骨背侧皮质部分缺损,中节指骨远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