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0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4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82篇 |
内科学 | 10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93篇 |
特种医学 | 3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57篇 |
综合类 | 455篇 |
预防医学 | 283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240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127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
目的定量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大鼠杏仁核部分点燃和全面点燃的抑制作用差异.方法用强度3.0 mA的恒流脉冲电刺激2组动物(各15只)的左侧颈迷走神经干,观察发作抑制率(SIR)、平均行为级数下降比(MBSDR)、平均后放电时间下降比(MADTDR)和平均后放电阈值上升比(MADTIR)的组间差异.结果除MADTIR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VNS对大鼠全身性发作的发作频率和强度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部分性发作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测定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癫癎大鼠海马TNF-α 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TNF-α/TNF-R1介导的死亡信号途经在癫癎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癎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电点燃大鼠海马组织的TNF-α mRNA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该部位细胞凋亡变化.结果电点燃大鼠海马TNF-α mRNA表达升高,点燃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结论在电点燃癫癎大鼠模型中,TNF-α可能参与了点燃过程,海马细胞凋亡增加,这些与癫癎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究大麻二酚(CBD)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42只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模型组(9只)、CBD对照组(9只)、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干预组(6只)、CBD干预组(9只),其中CBD对照组、GSH干预组、CBD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CBD 5 mg/kg、GSH 200 mg/kg、CBD5 mg/kg,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 h后模型组、GSH干预组、CBD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含20%CCl4橄榄油5 m L/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取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损伤坏死严重,ALT、AST、MDA水平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GSH水平及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究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将80%乙醇马齿苋提取物经离心、减压蒸馏、真空干燥为全草提取物、上清提取物和沉淀提取物。将8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马齿苋全草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马齿苋上清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马齿苋沉淀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经口灌胃去离子水或3种马齿苋提取物不同剂量混悬液1周后,分别皮下注射橄榄油或CCl4橄榄油溶液,16 h后收集血清,检测小鼠血清ALT、AST、IL-6水平,以评价马齿笕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马齿苋的有效成分。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马齿苋全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ALT、IL-6水平显著降低;沉淀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显著降低(P<0.05),IL-6水平有所降低,但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干预组小鼠血清AST、ALT、IL-6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应用UPLC-Q-TOF/MS法共鉴别出苹果酸、柠檬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腺苷、琥珀酸、染料木素、酪氨酸、苯丙氨酸等15种主要成分。结论 马齿苋乙醇全草提取物对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肝抗炎作用,可能是15种有效成分发挥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所致急性气管炎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将实验组的幼兔复制成DGER动物模型,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气管组织。结果 气管粘膜层的纤毛及柱状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粘膜下层炎性水肿。结论 DGER反流液中的胃酸和胆汁酸等双重攻击因子可直接导致气管的化学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68.
阿替洛尔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溶血和过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注射液血管刺激性和是否具有溶血、凝聚和过敏作用。方法 :兔耳缘静脉注射阿替洛尔 ,0 .2 5mg·kg- 1,qd× 3d ,停药 2 4h后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并与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比较 ;体外不同浓度的阿替洛尔注射液 0 .1~ 0 .5mL在 5mL兔红细胞氯化钠注射液中放置 0 .5~ 2 4h ,观察对兔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及有无红细胞凝聚作用 ;给豚鼠腹腔注射阿替洛尔 ,每只 0 .5mL ,qod× 3次 ,2wk和 3wk后分别再腹腔注射该药 ,每只2 .5mL- 1,然后观察 30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结果 :阿替洛尔注射液对兔血管内皮没有损伤和刺激作用 ,与氯化钠注射液对照血管比较 ,两者无明显差异 ,对兔红细胞没有致溶血作用和凝聚作用 ,豚鼠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阿替洛尔注射液对用药血管没有刺激性反应 ,也无溶血及红细胞凝聚现象 ,对豚鼠无过敏反应。制剂有关安全性检测结果符合新药申报要求。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相关专利的申请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收录的授权专利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8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次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1.0和SPSS Modeler 15.0对高频中药(频次≥10)进行性味归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度与网络分析。结果纳入专利100项,涉及中药186味,以葛根最为常见;高频中药15味,药味以甘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多归脾、肝经;聚类分析得到7组中药组合;二项、三项和四项关联规则分别为6、24、2项,各项组合分别为6、16、2项;核心药物为葛根、五味子、丹参、甘草、山楂、枸杞子、黄芪、柴胡、姜黄和枳椇子。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化学性肝损伤常用补虚、解表、化瘀、活血、渗湿及利水药;临证多采用疏肝理气之剂,适当伍以柔润之品。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