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01篇
中国医学   4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奈福泮-β-环糊精包合物中盐酸奈福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67 nm.用乙酸乙酯洗脱未包封的盐酸奈福泮,测定被包封的盐酸奈福泮含量及包封率.结果:盐酸奈福泮检测浓度在0.01~0.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9);日内RSD=0.17%(n=5),日间RSD=1.8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9%(n=9);测得3批样品的包封率分别为73.28%、70.37%、74.9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盐酸奈福泮-β-环糊精包合物中盐酸奈福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提高辅酶Q<,10>胶囊含量的稳定性.方法 将辅酶Q<,10>与β-环糊精混合,制成辅酶Q<,10>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工艺.结果 用包合工艺生产的辅酶Q<,10>胶囊在2年内含量稳定.结论 辅酶Q<,10>-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可用于辅酶Q<,10>胶囊的生产.  相似文献   
63.
目的:筛选对乙酰氨基酚-β-环糊精(PA-β-CY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考察其性质.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制备PA-β-CYD的最佳工艺,用溶出度及溶解性等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主客分子摩尔比1:3、于80℃包合1 h为最佳制备工艺,包合率最高,平均包合率为(39.21±1.13)%,RSD为1.52%.结论:将对乙酰氨基酚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显著提高其稳定性、溶解性和累积释放百分率.  相似文献   
64.
广藿香、苍术、木香总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  杜枫  曾志斌  叶健文  杜松 《中药材》2008,31(8):1244-1246
目的:制备广藿香、苍术、木香总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并进行表征.方法:胶体磨法制备总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包合率和收率,并且采用TLC、XRD、DSC、TGA等多种手段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胶体磨法所得的包合物包合率82.4%,收率80.7%.并且TLC、XRD、DSC、TGA等方法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结论:总挥发油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5.
刘晶  程岚  陈翠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16-1717
目的优选复方癃闭治颗粒中挥发油的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考察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A3B2C2,即包合2 h,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40℃。结论上述条件包合复方癃闭治颗粒中的挥发油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66.
目的考察复方灵芝颗粒的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和研磨法制备,物性鉴定采用红外、热分析、气相、薄层等多种光谱学和色谱学方法。结果2种方法均能得到合格包合物,水溶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水溶液搅拌法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较高,达到9.47%。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了有效组分白术油在颗粒剂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超声法制备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法制备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法,以药物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穿心莲内酯与β-环糊精物质的量比为13,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15 min,超声功率为120 W.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确证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结论该法工艺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68.
β-环糊精及其聚合物包合布洛芬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热力学的观点出发,阐述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β-环糊精聚合物(β-Cyclodex-trin Polymer,β-CDP)作为包合载体时,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通过Kc,△H0,△S0及△G0,探讨β-CD及β-CDP与客体包合作用的驱动力。方法:以布洛芬(Ibuprofen,IBU)为模型药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药物与β-CD及β-CDP的包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及差热扫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通过紫外含量分析确定包合物中的药量。结果:在X-射线衍射及差热扫描图谱中药物的特征衍射峰及吸收峰均消失,说明药物与载体形成了包合物。相同条件下β-CDP的包封率高于β-CD。β-CD与β-CDP包合反应的△H0均为负值(放热反应),Kc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IBU/β-CDP的包合平衡常数大于IBU/β-CD。IBU/β-CDP包合反应的△H0,△S0的绝对值均高于IBU/β-CD。结论:通过包合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分析比较得出,与β-CD相比以β-CDP作为药物载体,包封率高,包合平衡常数大,包合反应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69.
为考察共溶剂冻干法制备环糊精包合物中叔丁醇残留量影响因素,优化处方和工艺,有效控制叔丁醇残留量,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冻干样品中叔丁醇残留量,通过调整共溶剂中叔丁醇浓度、环糊精种类、样品分装量、冷冻方式及二次干燥时间,以确定影响叔丁醇残留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无定形的包合材料、低的叔丁醇浓度和快速的冷冻方式是导致残留量高的主要因素,而退火是一种很好的降低叔丁醇残留量的技术,二次干燥时间对叔丁醇残留量无明显影响。因此,为保证较低的叔丁醇残留量,制备时宜选择适宜的包合材料、共溶剂浓度和冻干工艺。  相似文献   
70.
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并鉴定了黄芪甲苷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试验表明,包合物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20.4%,25℃时溶解度由22.2μg/ml提高到286.8μg/ml。25、37和50℃时包合反应均能自发进行,温度较低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