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01篇
内科学   33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163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57篇
  8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胃粘膜内pH值测定在危重病人中的预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在危重病患者中反映组织水平氧代谢的胃粘膜内 p Hi,与反映全身氧代谢的指标间的关系以及胃粘膜内p Hi的预警价值。方法 :用胃张力计测定危重病患者入科即刻及治疗 2 4h后胃粘膜内 p Hi,并测定 p Ha ,Pa O2 / Fi O2 ,行 APACHE 评分。结果 :死亡组入科即刻 p Hi( 7.13 3± 0 .3 74)较存活组 ( 7.3 89± 0 .0 62 )显著降低 ( P<0 .0 1) ,治疗 2 4小时后胃粘膜内 p Hi死亡组( 6.911± 0 .496)较存活组 ( 7.43 4± 0 .0 5 1)降低更显著 ( P<0 .0 0 1) ;入科即刻 p Hi≤ 7.3 2的患者病死率为 75 .0 %,治疗 2 4h后胃粘膜内 p Hi≤ 7.3 2的患者病死率为 88.9%。结论 :作为局部组织氧合指标的 p Hi在常规的全身氧代谢指标未改变之前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p Hi的降低与病死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报道孕满36周至42周的孕妇61例同时接受无刺激试验(NST)、声刺激试验(VST)和脐动脉血流参数测定(S/D,RI,PI)的结果。指出,NST与VST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NST与S/D结果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NST或VST异常组与S/D异常组中宫内窘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脐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缠绕关系密切,P<0.05。认为临床上可考虑以VST代替NST,且有缩短操作时间等优点。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对脐带缠绕等血流阻力增加因素的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三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对胎儿急慢性宫内窘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不同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E组各2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无创性人工通气,A组选用“鱼嘴型”呼气阀,E组选用“单向圆盘型”呼气阀;A、E组由经规范化培训1周的医护人员按无创性人工通气程序操作,每次2—3小时,每天1—2次,疗程5—7天。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查血气分析。结果:A、E两组与对照组相比PaCO2明显下降(P<0.05),症状明显减轻;A、E两组相比PaCO2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但E组患者感觉舒适,易于接受。结论:无创性人工通气时使用“鱼嘴型”及“单向圆盘型”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4.
彩色多普勒对青光眼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陆景  李洪涛  余运先  刘康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43-1544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观察青光眼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CAG)、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 (G-CS)及正常对照组的眼动脉 (OA)、睫状后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原发性青光眼进行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结果 :POAG、PCAG、G -CS的阻力指数 (RI)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5) ,各病例组血流速度降低 ,以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降低明显(P<0 05) ,手术后OA、PCA、CRA的EDV较手术前有明显增加 ,RI降低 (P<0 05)。结论 :眼球后部的血循环障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 ;血流速度 ,尤其是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可作为青光眼血流动力学检测的指标 ;手术可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眼部循环灌流 ,保护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55.
助孕方对卵泡及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影响的B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周期不规律合并卵泡发育障碍及排卵异常是影响育龄妇女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的7.3%~38.8%。我们采用助孕方治疗不孕50例,同时采用B超监测卵泡及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指导合理用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氧疗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最重要的手段,对挽救和延长病人生命,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抗感染的疗效,改善心脑代谢,纠正肺动脉压和增加肾血流量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应用不当,则可引起副反应,因此,氧疗必须有明确指征,氧疗过程中应作动脉血气分析,决定用氧的浓度、持续时间和方法,以便随时调整氧疗。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在传统治疗重症肺心病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与肝素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用川芎嗪与肝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缓解率及各观察指标,均较观察组有显著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产前高危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方法 对1523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有无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1523例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明显相关(r=0.166,r^2=0.027,P〈0.01),但两者不完全一致。有产前高危因素组1104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92例,发生率17.39%;无产前高危因素组419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8例,发生率4.3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43.816,P〈0.001)。特别是当脐动脉血pH值〈7.10时均为有产前高危因素者,但在相同的脐动脉血pH值组中,产前高危因素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互补,可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9.
复方鳖甲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方对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BLM)诱发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中药大、中、小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天灌胃方式给予复方鳖甲方,各组于造模后第7,14,28天腹主动脉抽血4mL,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左肺行组织固定,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膜天平法进行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质(PS)活性测定。灌洗后右肺液氮速冻,进行羟脯氨酸(HYP)测定。结果7d模型组动物出现明显体重下降、低氧血症、PS系统活性异常,中药中剂量组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氧血症(P<005)及PS系统活性。大剂量及小剂量组无明显缓解趋势(P>005)。结论①博莱霉素通过损伤肺泡Ⅱ型细胞(ATⅡ),使PS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复方鳖甲方中剂量组通过缓解ATⅡ细胞损伤,一定程度上改善低氧血症。②复方鳖甲方有效抑制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渗出,从而改善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良恶性肾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20例正常人和78例肾肿瘤肾主动脉及肿瘤血供.测量肾主动脉收缩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正常组两例肾主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5).恶性组患例肾主动脉Vmax、Vmin高于健例,良性组及正常组对照组(P<0.11),而RI均高于恶性组,恶性组病灶区Vmax、Vmin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11).结论肾肿瘤及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对良恶性肾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