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01篇
内科学   33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163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57篇
  8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CPFE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分为单纯组与合并呼吸衰竭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根据RDW是否增高分为RDW增高组与RDW正常组,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并分析RDW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合并呼吸衰竭组患者RDW高于单纯组(P<0.05)。RDW增高组氧分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低于RDW正常组,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高于RDW正常组(P<0.05)。RDW与氧分压、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与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RDW可反映CPFE患者炎症、缺氧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CPFE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探讨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于该院出生的358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3115例Apgar评分正常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对分娩方式、是否早产、羊水情况、围生期并发症等可能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1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碱剩余(BE)、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水平的参考范围分别为7.30±0.10、(-3.47±1.87)mmol/L、(32.98±21.23)mm Hg、(41.89±16.93)mm Hg、(4.79±1.32)mmol/L.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早产、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更低.结论 早产儿、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异常更显著,需加强监测,以减少该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3.
徐朴  吴敬医  陈美银  陈永权 《安徽医药》2020,41(11):1309-1313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低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患者肺氧合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潮气量组(L组,n=35)和对照组(C组,n=35)。气管插管后L组给予低潮气量通气,术中间断行手控肺复张;C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检测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气腹后10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及停止气腹后10分钟(T4)时动脉血气;观察并比较T0~T4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和术后通气相关不良反应,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情况。结果 L组T2、T3时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3时HR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2、T3时Ppeak、Pplat低于C组,T2、T3、T4时CL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1、T2、T3时二氧化碳分压(PaCO2)、PETCO2高于C组, T2、T3时Qs/Qt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通气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L通气联合肺复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肺内分流,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14.
115.
<正>本刊对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允许直接用英文缩写,即在中文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及英文全称。它们是:核磁共振成像(MRI)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持续被动活动(CPM)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核因子κB(NF-κB)碱性磷酸酶(ALP)  相似文献   
116.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哮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PPV)在救治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  14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实施 NPPV。结果 实施 NPPV后 1~ 6小时 ,该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p H以及呼吸频率 (RR)和心率 (HR)较 NPPV治疗前明显改善 (P<0 .0 5 ) ,随着 PSV的增高和潮气量 (VT)的增大 ,气道吸气峰压 (PIP)反而降低。 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而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最终 12例患者应用 NPPV救治成功。结论  NPPV用于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对 NPPV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的患者应及时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研究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85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7):缺血再灌注组(I/R),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前24 h,L、M、H组分别腹腔注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1 000、3 000和5 000 U/kg,I/R组注射生理盐水;该4组予以阻断左侧肺门部血流60 min,再灌注90 min后(S组只开胸不阻断左肺门),处死大鼠,取左肺标本,观察各组中肺脏颜色、有无出血点等,测动脉血气分析,测量肺的湿干重比(W/D),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中MCP-1的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肺组织MCP-1表达水平和W/D值均上升(P均<0.01),动脉血Pa O2值下降(P均<0.01),且均以I/R组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剂量组间比较,M组肺组织MCP-1表达水平较L、H组降低(P均<0.05),W/D值较L、H组降低(P均<0.05),动脉血Pa O2值较L、H组上升(P均<0.05)。结论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不同,保护作用最佳剂量为3 000 U/kg,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介导的过度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脐血及外周动脉血pH值,探讨其对新生儿HI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产科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917例,于出生后第1声啼哭前采集脐带血,检测脐动脉血pH值;对其中生后1min 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7分的138例新生儿于出生1h抽取外周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与新生儿HIE的关系。结果 917例脐动脉血pH范围为7.22~7.51,平均pH值为7.31±0.14,pH7.10作为预测新生儿HIE的指标时其阳性预测值为55.38%,灵敏度60.00%,特异度96.61%,脐带血联合出生后1h动脉血pH值预测HIE的阳性预测值95.74%、灵敏度88.26%,特异度97.10%。联合检测同单独检测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结论对于脐血pH7.10的新生儿应当于生后复查外周动脉血pH值,脐血联合生后1h动脉血pH值测定能客观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状况,对新生儿HIE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观察经面罩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早期间歇无创通气治疗单纯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对照组和BiPAP间歇通气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BiPAP早期间歇通气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明显。(P〈0.05),临床缓解病例增多,发生病情恶化出现Ⅱ型呼衰例数减少。结论 经面罩BiPAP早期间歇无创通气治疗单纯高碳酸血症有效。可防治出现Ⅱ型呼衰。  相似文献   
120.
<正>同型半胱氨酸是天然存在于人体血液中的含硫氨基酸[1]。1969年McCully发现两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同型半胱氨酸被研究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因子[2]。自此,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冠心病之间存在联系被确立,但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一直不是很清楚[3,4]。考虑到许多的甲状腺紊乱是由于自身免疫被打乱引起的,我们假设自身免疫会针对甲状腺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产生。因此本实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